3.4.2 不同烧结温度对样品影响 23
3.5 冷却方式对结构的影响 24
3.5.1 不同冷却方式对样品的影响 24
3.5.2 不同酸洗情况对样品影响 25
4.结论 26
5.致谢 26
1.文献综述
1.1铁电体基本特征
1921年,人们在罗西盐晶体(Rochellesalt)上最先发现了铁电现象。铁电体是这样的晶体:其中存在自发极化,且自发极化有两个或多个可能的取向,在电场作用下,其取向可以改变,从晶体学角度讲,铁电性只能在极化晶体中存在。
极化晶体是一种没有对称中心的晶体,在点群对称中只有一个对称轴,而且没有与此轴垂直的对称面,也就是说,沿此对称轴,原子分布在两边是不同的,在一定温度下,虽然这些离子处于平衡位置,而且此时晶体的自由能最小,但是正负电荷的重心并不重合,所以它们才能表现出自发极化。在32个晶体学点群中,只有10个点群具有这种特殊对称轴,在极化晶体中,每个晶胞中原子的构型使正负电荷重心沿该方向发生相对位移,形成电偶极矩。
通常,取向一致的电偶极子存在于晶体的某一区域,此区域被称做电畴,畴与畴之间的界面被称做畴壁[1.2]。在无外电场的热平衡状态下,不同的电畴,其极化电场的取向可以是不同的,以至于整个晶体的总电偶极矩为零。在较强的外电场的作用下,畴中的自发极化方向可以被改变直至反转。当外加电场的方向与畴中的极化方向不同时,一个极化方向与外电场相同的新畴将会在该畴中成核并长大。
对于铁电体而言,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电滞回线。如图所示,在电场较弱时,极化线性地依赖于电场,此时可逆的畴壁移动占主导地位,随着外电场强度的增加,新畴成核,畴壁运动成为不可逆的,极化随电场的增加比线性段快。
当电场达到相应值时,所有畴中的极化方向与电场平行,这时整个晶体只有一个电畴,极化趋于饱和,电场进一步增强时,由于感应极化的增加,总极化仍然有所增大。当电场强度减小时,极化强度也随之减小,但当电场强度减小到零时,一些畴中的极化方向仍然保留为原电场的方向,晶体表现为存在一个剩余极化强度只。
铁电体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参量就是相变温度Tc,也称为居里温度或居里点。当温度超过居里温度时,晶体由铁电相转变为顺电相,即发生铁电相变,自发极化消失,没有铁电性当温度在居里点附近时,铁电体的热力学特性(介电性及光学和热学性能)将会出现反常变化,即具有临界特性。例如:大多数铁电晶体,在Tc附近都有异常大的介电系数(可达104-105)这种现象称为铁电体在临界温度附近的介电反常。
与其它材料相比较,铁电体的特征与晶体结构的关系显得更为紧密,如铁电相变是典型的结构相变,自发极化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晶体中原子位置变化的结果,可以说晶体结构的认识是阐明铁电体性质的基础。
(l)含氧八面体的铁电体(氧八面体中离子偏离中心的运动对所以如果从强调晶体结构与自发极化的
图1.1 铁电体电滞回线示意图
关系的角度出发可以将铁电体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自发极化做出了主要贡献); 传统烧结法制备单相多铁性BiFeO3陶瓷材料(2):http://www.751com.cn/cailiao/lunwen_4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