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堤
(1) 一般路堤:填土高度大于1m小于20m的路堤
(2) 矮路堤:填土高度小于lm,为排水常需设置边沟
(3) 沿河路堤:路堤浸水部分的路堤边坡采用1:2,并视水流冲刷情况采用措施
(4) 陡坡护脚路堤:当路堤的坡脚伸出较远且不稳定或坡脚占用耕地较多时,用护脚取代 坡脚的路堤
(5) 利用挖渠土填筑路基:这是农田水利建设与公路建设相结合的形式,但需要考虑渠 道的水流是否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以及路基在渠道设计水位的影响下强度、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2.路堑
(1) 一般路堑:路堑必须设置边沟,以排除路面积水;为拦截山坡上方的地面水流向路 基.在坡顶外至少5m处设置截水沟。路堑挖出的废弃土石方,置于地形下侧的路堑坡顶以外至少3m,形成弃土堆。详细设计参见《路基路面》部分
(2) 台口式路堑:山体的自然坡面为路堑的下边坡,适用于地质状况良好的地段
(3) 半山洞:半山洞适用于整体坚硬的岩石层上,为节省工程量采用的—种形式,应用时注意公路的安全和建筑限界的要求
3.半填半挖路基
(1) 一般半填半挖路基:半填半挖路基是比较经济的断面形式,注意当原地面横坡大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台阶,以保证填土的稳定
(2) 护肩路基:用于填土高度不大,但坡脚太远不易填筑时的情况.护肩高度一般不超过 3m
(3) 砌石路基:用于地面横坡太陡,坡脚落空,不能填筑时
(4) 挡土墙路基:挡土墙是不依靠路基独立稳定的结构物,它也能支挡填方,稳定路基。
(5) 矮墙路基:用于挖方边坡土质松散,易产生碎落的情况
各种典型路基横断面要结合实际地形选用,且应以路基稳定、行车安全、工程量小和经济适用为前提。
三、 路基的附属设施
为了保证路基稳定和行车安全,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碎落台、堆料坪等路基附属设施,这些都应视为路基主体工程不可缺少的部分。
1.取土坑与弃土堆
公路土石方数量在调配过程中或在公路养护中,不可避免地会在公路沿线附近借土或弃土。在公路沿线挖取土方填筑路基或作为养护材料所留下的整齐土坑,称为取土坑。将开挖路基所废弃的土,按一定的规则形状堆放于公路沿线一定距离内称为弃土堆。无论借土或取土,首先要选择合理的地点。一般应从土质、数量、占地及运输等方面考虑选点;其次要结合农田水利,改地造田,少占或不占良田,文护自然生态平衡合理选点,从而做到“借之有利,弃之无害”。开挖路基的废方,应妥善处理,充分利用;如用于公路、农田水利、基建等,做到变废为宝,弃而不乱,对无法加以利用的弃土,应防止乱弃而造成水土流失,危害路基及农田水利,淤塞河道。废方一般选择在沿线附近低洼荒地或路堑下坡一侧堆放。沿河路基的废石方,条件允许时.可以部分占用河道,但不能造成河道上游雍水,危及路基及附近农田。
2.护坡道与碎落台
当路堤较高时,为保证边坡稳定,在取土坑与坡脚之间或边坡坡面上,沿纵向保留或筑成有一定宽度的平台称为护坡道。其目的是加宽边坡横距,减缓边坡平均坡度,护坡道愈宽,愈有利于边坡稳定,但工程量随之增加,根据实际情况,宽度至少为1.0m,并随填土高度增加而增大。一般情况下,护坡道宽度d为:h<3.0m,d=1.0m;h=3~6m,d=2m;h=6~12m,d=2~4m。
碎落台通常设置在路堑边坡坡脚与边沟外侧边缘之间,有时也设在边坡中部,其作用是防止零星土石碎落物落入边沟,碎落台宽度一般为1.0~1.5m。兼顾护坡道作用,又适当放宽。对风化严重的岩石边坡或不良土质边坡,一般为1.0~1.5m,其顶部宽度大于0.5m,墙高1~2m。 省道公路设计说明书+CAD图纸(12):http://www.751com.cn/gongcheng/lunwen_4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