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综合评价+文献综述(11)

时间:2017-04-19 19:16来源:毕业论文
4.2 城市公交系统宏观评价指标研究 4.2.1 城市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目前国内公共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公共交通系统本身现状和规划问题的层面


4.2 城市公交系统宏观评价指标研究
4.2.1 城市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目前国内公共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公共交通系统本身现状和规划问题的层面上,对于由于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等影响造成的公交出行不便、公交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难以发现。而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对公交系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开发密度与混合开发对公共交通的影响
我国城市用地密集、功能混杂,人们也更多地采用公交、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用地组团的规模、用地类型的混杂程度、土地开发密度、距离中心组团的平均距离等因素从宏观层面影响着出行。地区居住密度和公交搭乘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居住密度越大,公交搭乘率越高.国内高开发密度高混合开发情况有利于公共交通健康高效发展。
2.原有城市结构对公共交通的影响
提高公交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使土地利用便于为公共交通服务。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用地布局形态的特点是,向着公共交通站点方向开发密度不断增加,城市设施沿公交线路均衡分布,客源得到保证。当线网站点影响范围内有大量居住和大量就业岗位时,会有相当大的公共交通利用率。
3.城市设计对公共交通的影响
局部区域网格状路网比其他形式的路网更加有利于步行.在空间尺度设计上促进形成一个公交适应性强的社区有利于公共交通发展。目前公共交通站点地区居住区的开发尚有不足。如周围生活服务设施少,缺乏绿化景观,居住区距离车站远,站点地区换乘公交少和其它的一些问题。
因此,对公共交通问题一概而论,不分清是公交系统本身问题还是城市根源问题,是无法彻底解决公交矛盾,提高公交发展水平的。如何分辨由于城市固有问题对公共交通发展的造成的影响,已显得十分必要。尽管现在已有很多学者和专家意识到了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人口对公交系统的根本性作用,建议城市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协调规划,但是往往其协调规划过程在实际操作时,下位规划缺乏对上位规划相应的反馈依据和数据。本文宏观评价就城市规划、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道路网规划对公交发展的适应性进行研究,提出公共交通系统的宏观评价指标。为反馈上位规划调整信息提供依据,以促进公共交通与整个城市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4.2.2 宏观评价原则及流程
宏观评价主要反映城市形态特征对公共交通的适应性,对公共交通需求根本性的影响因素——土地利用作出评价。因此宏观评价需要遵守以下原则:
1.从城市土地利用适应性角度研究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
单纯考虑公共交通系统自身优化,不考虑土地利用对其影响是不能反映其变化和规律的,对应的公交系统评价也是不完整不科学的.因此需要考虑适合的土地利用形态和均衡的道路网来促进公交发展,对于不适应公交发展的城市现状和城市规划,及时提出反馈意见,使得上位规划和下位规划能够统一起来,实现城市、公交和谐发展的双赢目标。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城市公交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依靠数学模型做出的定量分析结果是不能完全反映其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的。需要结合来自实际的定性研究。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反过来,有定量数据支持的定性结果,有利于决策者发现问题。
4.2.3 宏观评价指标选取
1)    土地利用协调系数
土地利用协调系数,又称区位离散度,用 表示,是指城市就业岗位分布相对于人口分布的离散程度。 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综合评价+文献综述(11):http://www.751com.cn/guanli/lunwen_530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