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盛新凤“和美”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有感(3)

时间:2016-12-16 19:33来源:毕业论文
和与美的提出,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很早的时候就已得到过阐述。和美语文教育中的和本身就是美的化境,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形象的表达了和与美的逻


“和”与“美”的提出,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很早的时候就已得到过阐述。“和美”语文教育中的“和”本身就是美的化境,“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形象的表达了和与美的逻辑联系,外界的和谐引起内心的和谐,产生美感。在盛老师所倡导的“和美”语文中,其审美形态概括为“圆美”。从远古时代的“天圆地方”到东汉时期佛教的传入,“圆美”逐渐成为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美学思想,并成为了我国艺术追求的共同目标。在此基础上追求“圆美”则成为了“和美”语文的审美形态。也成为了“和美”语文追求的终极目标。
二、“和美”语文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盛新凤老师的“和美”语文教学思想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对我国小语界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教学思想也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和美’语文是在借鉴古今中外哲人智慧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学思想,旨在克服小学语文教育(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诸多的极化现象,‘以两极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通过构建‘亦雅亦俗’、‘雅而俗’两种‘和美’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追求课堂教学的高雅之美和通俗、实用之美,努力创造两极融通之和的小学语文绿色‘生态境界’,以求生成雅俗共赏的‘和美’课堂。”[2]为解决当前语文面临的一系列弊端指明了一条前进的方向,其思想在对中小学语文课堂阅读、师生关系的和谐以及不同文体文章间融通方式上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表现,通过对“和美”语文思想的解读,让我们对新课改有一个重新认识,引领语文教学工作者更好的发展,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前进。
盛新凤的“和美”思想贯穿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对于不同的教学过程,盛老师有其相应独特的措施进行实施,从而为和美课堂的营造和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雅俗共赏”的阅读教学形态
“语文课承载着让学生掌握与世界交往的工具的重要使命,必须沉得下去,必须摒弃浮躁,甘做‘下里巴人’;然而,语文又是一门属于心灵属于精神的学科,还要演绎风花雪月的美丽,所以,语文又是‘阳春白雪’。”[1]“和美”语文中的“雅”,讲求的是一种高雅、雅致,追求的是语文的美和可鉴赏性,对于《辞典》中对“俗”的不同定义,再结合课文教学的对象,则把“俗”理解为“大众通俗”的意义。“雅、俗”虽为两个极点,但在阅读教学中,能够巧妙的将雅和俗做到有机结合,雅俗共赏,追求两极融通的境界,真正意义上体现了盛老师的苦心钻研和不断进取的非凡之处,从而形成了“以两极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的语文阅读教学的追求目标。
不管是“亦雅亦俗”式还是“雅俗融通”式,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高雅的课堂需要老师在语言上有所讲究,既不能太直白,也不能太书卷气,而应该将两者巧妙结合,创作出一种适合学生的语言。当今课堂上,有许多老师为了体现自己的高深学问,刻意追求一些文言词汇,语言过于书面气。同样,也有些教师在讲台上喜欢讲些俗语、俚语,口语化太浓,久而久之,都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的示范作用影响很大,但有好有坏。因此,任何一位老师都应时刻起到一个良好的范例。同样,语文老师需要丰富的情感,用自己的情感来感染课堂,感染学生。但这种情感要有度,凡事适度方为最好,过分地渲染则会适得其反,脱离文本凭空渲染情感,更不应为语文老师所采用。学习方式上的淡雅,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一切庸俗、低级趣的方式则应该被抛弃。正如盛新凤老师提到的《小镇的早晨》一文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小镇早晨的热闹,让学生各自扮演老农角色吆喝着夸自己的东西,结果却让全体学生哄堂大笑。虽然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学生能够深层次地体会热闹的情景,但采取的方式却不相适宜,从而适得其反,于学生、于老师,都产生不利的影响。 盛新凤“和美”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有感(3):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105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