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儿教学活动中“自由”与“纪律”的重要性
其实,我在以上论述的字里行间就流露出对“自由”与“纪律”重要性的阐述。许多中外著名的教育家都在各自的著作中表明了对“自由”与“纪律”的态度。
(一)自由是幼儿内在生命力的体现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多次强调赋予儿童自由的重要性。她指出,儿童会自告奋勇地执行一项必须的,而不是选择性的任务,不要强求他们接受,而是应该尽可能地把一切留给自然,取消束缚,但要在思想上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与定位。法国著名教育家、启蒙思想家卢梭强调,教育应该尊重自然,反对拔苗助长;教育应保护儿童善良的本性,培养拥有自由灵魂的“自然人”。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幼儿的一切外部行为都是由其内在意识支配的,是其内在动机的体现。
(二)纪律有利于唤醒幼儿的规则意识
黄力认为,“遵守必要的纪律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习氛围,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训育的目的是让儿童明白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从而规范儿童的外在行为。”【3】夏心军认为“必要的纪律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增强幼儿的集体凝聚力,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对幼儿园教育工作影响巨大。”【4】
总之,“自由”与“纪律”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两者相互制约又相互平衡。正是有了“自由”幼儿才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打开思路,畅所欲言,促进思文的发展;正是有了“纪律”才能保障幼儿自由活动的有序开展,才能使幼儿养成自我约束的意识,懂得社会交往中的规范,增强幼儿的责任感。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两者关系的误区
在幼儿园见习、实习过程中,我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发现,教师施教过程中处理“自由”与“纪律”关系存在着误区。
(一)对自由与纪律的理解较为肤浅
有部分教师对待“自由”与“纪律”的问题过于偏激,不能正确认清两者本质。他们认为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严师出高徒。于是,纪律成了一的束缚,自由成了一的散漫。
以大班音乐活动“狼来了”为例,当代表“狼来了”的打击乐器铃鼓声紧张急促地响起时,幼儿就要按要求躲到椅子旁;当代表“狼走了”的打击乐器碰铃及圆鼓板声清脆欢快地响起时,幼儿就要按要求坐到座位上并做出放松的表情。但在本次音乐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发生了些突发状况。有些活跃的孩子在做紧张的躲藏动作时过于“兴奋”,导致椅子被碰倒,还有些孩子故意躲到一起挤来挤去、推推嚷嚷。这时教师立刻指责了这种“违纪”行为,没指出幼儿错在哪里就下达“不允许玩”、“罚站”等惩罚的命令。这种“杀一儆百”的惩罚措施使班上一位性格内向、喜爱受到老师表扬的女孩产生了一种错误的想法,在接下来进行的活动中,我发现当出现需要躲到椅子旁的任务时,她就不躲了,而是安安静静、端端正正地坐着。我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她几乎不违反纪律,常得到教师的表扬,但在课堂中也不会积极举手发言,常常发呆走神。
不难看出,上述案例反映了这位教师极端的处理课堂纪律的方式。这不仅不能“以理服人”,使故意违反纪律的幼儿清楚得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还给内向、胆小的幼儿带来了错误的心理暗示。这种做法束缚了幼儿的身心自由,侵犯了幼儿最基本的参与活动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 教师平衡幼儿自由与纪律关系的教学策略研究(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28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