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小学“请家长”现象的反思(2)

时间:2019-03-31 14:36来源:毕业论文
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曾经说过:帮助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帮助他们的父母。也就是说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对家庭教育具有指导作用,对家长


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森曾经说过:“帮助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帮助他们的父母”。也就是说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对家庭教育具有指导作用,对家长的教育方式更具有引导作用。
并且,传统上教育完全依靠学校,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家庭和社会的作用也在逐渐增加。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新局面。其中,最明显的表现是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主要以家校通和“请家长”等形式为主。
而在参与小学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师更多的是采取“请家长”的方式。“请家长”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具体方式之一,虽然有其优越性,但问题也更加凸显,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有必要深入展开小学"请家长”现象的反思,以达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寻求最有效的教育途径,帮助学生健康发展。
1.“请家长”现象的问题日益突出
我们知道,小学生送进学校后,和教师在一起的时间比家长还要多,但不能说脱离了家长的教育。家长是家庭中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学校的伙伴;家长是生活中所有儿童和青少年的支持者。往往教师要借助家长的力量共同教育学生,也就是说,学生的成长需要家长和教师的通力合作,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两者缺一不可。正因如此,很多教师过多借助家长的力量,动辄打电话“请家长”或让学生自己把家长叫来。
有些老师把请家长当成了一种经常性的活动,特别是小学。在小学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内容无非是学习,纪律和交朋友,除了通过家校通发短信就是“请家长”:学生的作业没做,请家长;学生没穿校服,请家长;学生乱丢垃圾,请家长……大多数都是学生表现不好的情况下找家长,而家长来到学校对自己的孩子也是一顿批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这种沟通方式非常不满意,很难接受这种兴师动众地批评自己。并且,家长来校之前学生还要被叫到办公室进行长篇大论的言辞说教。显而易见,老师把“请家长”当作处理学生问题的万能药。但是大多数的学生对教师“请家长”并不领情。相反,被“请家长”的学生会因为这些讨厌一门课,更有甚者会和老师记仇。而且最终导致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都具有强烈的自卑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请家长”应符合小学生健康发展的需求
在“请家长”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归罪于家长,期待家长武断地帮助自己处理问题学生,把“请家长”当成推卸责任、出气解气的渠道,而最终忽略了“请家长”这类教师与家长沟通形式的真正作用。最后,老师和家长都没有真正找到问题的症结,对待学生也没有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
随着生理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处于断乳期的小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的变化日益加速。属于发展的关键期。就单方面而言,把教育的重任全部交给学校,
确切的说是交给教师,或者说全部推卸给家长,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接受到的往往是缺失性的教育。要想使学生获得完整的教育,教师和家长合作交流的作用不容忽视。“请家长”作为老师和家长共同合作的形式之一,具有整合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的作用,能够达到更大的教育效果,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并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关注下,让学生继续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灵,完美的人格,和优良的性格,以及优秀的行为表现,最终获得健康的发展。 小学“请家长”现象的反思(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3155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