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综述㈠焦虑的界定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不同心理学家因为研究理念方法手段工具的不一样,所以对焦虑给出的定义也是不一样的。焦虑的含义来源于国外的存在主义哲学领域,而最早的关于焦虑的理论是哲学家克尔恺郭尔所提出的,他的焦虑理论认为,焦虑是伴随着儿童自我意识而出现的,在其自我意识尚未形成的前,只有恐惧而无焦虑可言。国内学者曾成义认为“焦虑是人们在生活经历中体验到的一种不愉快的心理状态,其主要体现在紧张忧虑和恐惧不安的情绪,且伴有明显的生理表现[1]。 ” 我国众多学者在研究焦虑定义的时候更多地认为焦虑是人们面临对事物的选择时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情绪体验, 是指个体遇到对自身有威胁而没有事先预料处于担忧状态到无法确定的反应倾向,通常表现为有紧张不安、担忧恐惧等负性情绪[2]。㈡焦虑的相关理论研究焦虑问题的有关理论研究中精神分析理论是较早将焦虑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派,其创始人是弗洛伊德,他一开始认为神经症的关键因素是焦虑,而神经症性焦虑就是, 人无意识的本能冲动在没有得到充分表达和满足这样的情况下所的产生的[3]。后来,他提出了焦虑的信号理论和防御机制力理论,焦虑是其中关键的概念。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妮提出了基本焦虑是以社会文化的方式去研究的,焦虑是个体人际关系的失调时所感受到的无奈孤单失落感。沙利文认为焦虑产生来自人际关系中个体无法获得满足,从而可能产生焦虑,他们都是在批判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基础之上将焦虑和人际关系研究联系在一起。行为主义学派中治疗焦虑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论、行为矫正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交互抑制原理。以巴甫洛夫、斯金纳、桑代克、华生和班杜拉为主要代表人物,他们认为焦虑是一种强化性的学习行为,具有内在的驱动力。其他心理学派理论比如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指出焦虑是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危机,不能有效解决从而产生的忧虑、恐惧、无力感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他自身的存在,焦虑是因某种价值受到威胁时所引发人的内在冲突的不安情绪反应,是人的存在中无法避免的一个方面。此外,马斯洛的理论也指出焦虑是个体需要得不到基本的满足,从而产生不安、恐惧等
。㈢儿童焦虑情绪相关研究焦虑是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可见的一种情绪问题, 我国学者对学前儿童的调查研究中也发现焦虑情绪问题普遍存在。 由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没有发育成熟,面对日益增多的压力,焦虑是儿童面对周围环境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压力。儿童的焦虑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体验到的情绪之一,是儿童在感知到内外界刺激时面对可能的威胁或不能克服障碍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负面后果且无法控制,而产生的紧张不安、挫败和内疚、忧虑和恐惧的情绪、心理状态[4]。焦虑突出的是对家庭成员、同伴关系、学业成就以及即将面临的事物所表现出的过分担心,同时伴有明显自主神经系统症状。焦虑症状会在3~5 岁幼儿身上具有持续性的表现。这种症状可能会长久下去。长期焦虑情绪对儿童的认知和情绪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此外还会伴随其他有学习、生活、品行问题。儿童焦虑程度适当就是正常反应,如果反应过度或泛化,那么这类儿童就是焦虑水平偏高的群体,他们易发展成一种病理或异常状态。过度的焦虑会影响儿童很多方面的发展,比如说他们的人格发展以及身体状况、智力水平、情感表达及社会功能。 长期处于很高的焦虑状态会导致严重问题, 有时候还会出现抑郁症,甚至像这些人格、神经症障碍或其他的复杂精神病就特别容易发生在他们身上,同时他们的家庭成员,伙伴等相关的人员也会承受压力与烦恼。另外,童年早期焦虑没有得到及时干预和治疗,那么成年后会更加严重的。我们必须对儿童焦虑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深入探讨,并发现问题发生与发展的特点,然后才能采取切实有效心理教育干预方法,解决焦虑情绪的困扰,帮助儿童重拾健康状态。㈣儿童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 学前儿童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及早期干预的个案研究(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34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