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目的与意义
虽然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然而整节课程都探究也是不切实际的,如何调整教师讲授环节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得当,就要求教师对课堂中的实验进行探讨,能做出精巧的设计,让实验的可操作性程度高,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能达到探究的目的,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又能从中学到重点内容,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或者让实验直观易懂,能较好的说明问题,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重点。
1.1.3 章节选择的目的及意义
一般说到实验,由于物质科学方面的实验是比较好设计,操作性也比较高,也比较容易创新,所以老师和学生也比较偏爱这方面的内容。但是对于“地球和宇宙”这一块内容,设计探究实验就比较难,老师们在上这些内容时便总是以讲授为主,没有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这样就略显枯燥,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如果能再这些章节中设计一些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切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理念。所以,我选择了泥石流这一节作为科学实验的探讨对象进行实验设计,虽然课标中对这一节的要求只是“知道泥石流发生的原因和危害”,并没有更具体的活动建议,但是还是值得探讨一下,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第2章 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科学实验:
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运用科学仪器、设备,使某一过程能反复再现,并同时进行观测研究的一种科学活动。
实验设计:
广义的实验设计指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的知识,它包括从问题的提出、假说的形成、变量的选择等等一直到结果的分析、论文的写作一系列内容。它给研究者展示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概貌,试图解决研究的全过程。
科学实验设计:
研究者根据问题的需要确立研究目标,应用所学原理,选择适当的仪器、药品和材料,设计各种实验去验证或探索某一原理或现象的过程。
2.2 理论依据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其理论重点研究怎样为学习者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理解世界,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人本主义主持者比较关注每个学习者的个人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他们认为这些是导致人和人之间差异的“内部行为”,所以他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来构建学习情景。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教师的应当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教师的任务不是教授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该如何学习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某种学习的手段,至于要如何学习要由学生自己决定
中学科学实验泥石流形成的原因实验设计探讨(3):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50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