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论隔代教育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3)

时间:2020-06-17 19:43来源:毕业论文
IAbstract II 目 录 III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方法 2 (一)问卷法 2 (二)观察法 2 (三)事件取样法 2 三、隔代教育研究样本的概况 2 (一)人数描述

IAbstract II

目  录 III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方法 2

 (一)问卷法 2

(二)观察法 2

(三)事件取样法 2

三、隔代教育研究样本的概况 2

(一)人数描述 3

(二)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 3

四、隔代教育对儿童同伴交往、亲社会行为方面产生的影响 4

(一)隔代教育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 4

(二)隔代教育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9

五、分析总结及教育建议 14

(一)分析总结 14

(二)教育建议 14

参考文献 16

一  问题的提出

0-6、7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家庭是儿童的第一个学校,父母则是他们最好的启蒙教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家庭教育甚至比学校教育的影响还要深远。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中真实的生活场景、真实的情感纽带都给儿童提供了最好、最直接的教育契机。父母是儿童在这世界上最亲密的人,有着亲密的血缘联系,在儿童教育实施中更能发挥良效。然而在我国,隔代教育的出现打破了家庭教育的格局,使祖辈家长充当了儿童的家庭“父母”与“教师”的角色。

隔代教育是指亲生父母将儿童的教育和抚养责任全权交给了隔代家长即祖辈。而本文中将隔代教育定义为儿童大部分时间交由隔代家长负责照顾。有学者认为隔代教育减轻了家庭的经济重担,父母把儿童交给祖辈照看,就有时间放心去工作;也有学者认为经济的改善弥补不了儿童在教育上的损失,父母对儿童的关怀与教育是祖辈家长无法代替给予的,隔代教育的问题争议不断 。

目前,我国上海、广州、北京等大城市都有超过50%的0-6、7岁儿童处在隔代教育环境下,甚至还有上升的趋势。我国隔代教育的现象是从古延续至今的,有些地区甚至将隔代教育变成了传统,老人把抚养孙儿当成了老年生活的任务,年轻家长们也认为带孩子是老年人的责任,他们只负责工作供他们生活,却忽略了隔代教育对孩子各方面所造成的种种影响。

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模式即隔代教育与非隔代教育对儿童各方面造成的影响,引发了笔者的深深思考。隔代教育究竟对儿童哪些方面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做去改善这些影响?这些都是教师与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决定选取其中一方面即儿童社会性发展这方面进行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包括自我意识的发展、社会认知的发展、依恋的发展、同伴交往的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和性别角色的发展与性别差异这几个方面。其中,笔者重点选取了社会性发展中的同伴交往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笔者认为儿童在幼儿园的大多数行为很难单纯的把它们归分为其中的一方面,例如儿童在对同伴做出分享行为这一举动就是建立在同伴交往基础上的亲社会行为,儿童的同伴交往与亲社会行为往往是相互渗透,不可区分的。同时,儿童在这两方面所表现出的行为更具有典型性、差异性,容易被观察、比较,进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了解隔代教育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某些具体影响。 论隔代教育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3):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5457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