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改善“父亲缺位”现象,弥补幼儿情感需要
所谓“父亲缺位”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父爱或父亲在子女教育中参与很少,甚至孩子没有得到父爱或父亲没有参与子女教育的状况。[5]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一直主导着现代家庭的角色分配。父亲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事业当中去,缺乏陪伴和教育子女的时间和耐心。孩子因为无知和强烈的好奇心,往往乐此不疲的提出很多疑问。而很多父亲却很反感孩子强烈的好奇心 ,缺乏耐心的解答和引导。甚至有的父亲觉得给孩子提供最大的物质支持就是给予其父爱。而马斯洛指出:情绪情感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只有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显然,这些父亲都忽略了幼儿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亲的关爱,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会造成其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更有甚者,出现“缺乏父爱综合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男幼师的介入,从某种程度来讲代替了父亲的角色。男幼师适时的充当了父亲这盏指明灯,不厌其烦的对孩子的好奇给予解答和引导,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父亲应该带给孩子的关心、呵护、欢乐。这些因为“父亲缺位”现象而让孩子失去的权利,都被男幼师有效的弥补,他们能让幼儿得到更周全的情感关怀,身心得到更全面健康的发展。
发挥男幼师价值优势的有效性策略(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59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