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由竞争和宽容精神的缺失
科研活动是一种自由性的创造活动,如此就要求科学共同体呢不要有自由的环境。爱因斯坦说过,“科学的创造不是通过逻辑的程序严格的推出的,科学理论不只是一种模式,而是有多种可能的模式,科学概念和理论在本质上是‘人类思想的自由发明’,科学本质上是一种自由创造活动。”[3]只有在公平自由的环境中科学才能够健康地发展,如今,在科学共同体中自由竞争、公平发展的环境遭到了破坏,科学共同体不能够公平地去竞争,自由地去发表自己的言论,有的还因利益分配而结“帮”,结“派”,相互打击对方的观点甚至演变为人身攻击。再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学者缺乏科学共同体应有宽容精神,使原本的学术之争变成意气之争,排斥不同意见,观点。
(四)无私奉献精神的缺失
默顿的“无私利性”告诉我们科学研究者对科学界和社会即使做出再大的贡献,他们的研究成果也不能够作为他们的私有财产而是作为社会公共财产,更加不能够以其作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手段。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对科学精神的阐释精辟而恰当,即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居里夫人发现镭之后本可以凭此申请专利,申请专利后会得到一大笔钱,可以用这笔钱改善生活和建一个良好的实验室,居里夫人却没有这么做,她说:“这是不可能的,这将会与科学精神相违背,物理学家总是全部公开发表其研究成果。我们的发现只是偶然有商业用途,我们不应该以之牟利,镭将被用于治疗疾病,在我看来不能够从中捞好处。”[4]科学的目的是造福人类,科学工作者也一直以淡泊名利、无私奉献、造福人类为己任。基于马斯诺的五大需求理论我们知道人必须要先去满足自身的物理需求才会进而去追求其他的需求,科学被译为“闲暇”也正是这个道理。更何况在当今这样的社会发展中,人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科学共同体适当地追求个人利益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少数的科学工作者却基本上抛弃了造福人类,求真求实的精神,投入到科学领域是为了名誉,为了金钱,为了地位等等。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败给了物欲主义,缴械投降。[5]
二、我国科学共同体科学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如今,我国的科学事业蓬勃发展,但是科学共同体的科学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严重缺失的状况,笔者认为导致我国科学共同体的科学精神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没有形成科学精神的传统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根本就不重视科学而偏重于人文,自古帝王都是如此,如此也就导致了没有科学精神传统,缺乏现代实证主义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比如它没有理性批判,不讲求严格的逻辑推理,不推崇数学方法和实验等等,而这些都是现代科学所必备的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中国古代不像西方文化那样重视科学研究,到了现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中国的现代科学起步晚,科学精神的建立就更晚,从明清之际中国才开始接触科学还是通过西方传教士,他们想通过传输科学来打开他们在中国的宗教出口。然而在洋务运动中“师夷长技以治夷”这一思想反映并影响了当时的中国人对待科学的态度,中国人重点是学其“用”,学其“器”,重视到了技术层面却似乎并没有意识到科学精神层面。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候,中国人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有识之士看到了中国的专制、愚昧、迷信、落后,开始宣扬西方的科学、文化、制度。但是他们的目的根本就不是宣传科学精神,而是想要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化,这个不仅没有起到推广科学精神的作用反而是在某些程度上违背了科学精神。在是五四运动结束前后,中国才出现了一些作为西方近代科学建立标志的“科学共同体”。但是他们大多来自民间,团体松散,根本就没有一定的规范机制,因此那时的科学精神只是雏形,不成熟,比较松散。 我国科学共同体科学精神的缺失与培养问题探(3):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64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