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侧重于上述的第三点进行简要研究。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克服改正不良的心理问题,具备健康的心理才能教出健康的学生。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心理健康是指在心理、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心理健康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不断变化,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做出以下概述:“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客观环境具有高效、快乐的适应状况。心理健康的人应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能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下文我们将从心理问题的表现、原因、意义以及应对措施这几方面展开研究。
1.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1严重的职业厌倦感
职业倦怠的定义及表现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是一种由工作压力引发的心理枯竭、工作效率降低一系列现象,是上班族在重压环境下身心俱疲、能量耗尽的感觉。这和身体的疲累是不一样的,职业倦怠缘自心理的疲乏。
最常见的职业倦怠表现为以下三种症状:
1.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易波动:浮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无上进心,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冷淡。
2.工作态度日益消极,对接触的对象越发没有爱心和耐心。如教师厌倦教书,敷衍了事;对犯错的学生进行体罚;对待不顺心的人和事态度恶劣等等。
3.对工作意义和自身价值评价低迷,经常迟到早退,打算跳槽甚至转行。
职业倦怠感的产生原因
个人因素
过于理想的期望以及过强的个人责任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一般说来,容易职业倦怠的人通常是比较倾向理想、完美主义,往往预设过高的成就动机。给自己设定过高目标,然后狂热的投入工作后发现设定目标不切实际,非自身能力所及,不能得到自我满足,渐渐地产生挫败感,缺失自信,从而产生职业倦怠。责任感虽然有助工作,但是过强的责任感却常常适得其反。
组织原因
很多情况下工作的大环境不能给予个人奖励,自身的付出和收获常常不成正比。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奖赏,工作者完全没有收到到任何形式的鼓舞;另一种情况是没有得到本应的价值酬劳。缺乏奖赏,员工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创作力下降更加体会不到自己从事的职业价值感。
缺乏明确的职责划分:研究发现,定位不当、角色责任划分不明确也是造成工作压力的原因之一,更是职业倦怠的重要组成原因。由于职责分配不明确,很多事情便有懈怠的理由甚至推卸责任的借口,这也是职业倦怠的一种形成途径。
工作负荷过度:由于工作环境对于个人能力的维持度、精力的持久度以及资源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范围,导致工作者“江郎才尽”,筋疲力竭,在工作上无创新无灵感。所以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也会造成职业倦怠。
1.2沉重的价值失落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古往今来,教师一直被认为是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但随着近十几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待遇即酬薪渐渐成为衡量一个人工作价值和社会奉献的主要方面,教师原秉持的价值观受到了巨大冲击,物质生活上中的诱惑远远超过精神追求,而教师的物质生活水平虽说要得到不低于公务员的待遇,但总体上仍处于中低水平,于是一些教师开始从事于课外“赚钱”活动:个体经营、办培训班、做家教辅导等等,从而导致对本职工作反而不能专注的投入,仅仅被动地去完成学校规定任务,失去原有的人生价值感,慢慢的产生了价值失落感。 教师的心理问题研究(2):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6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