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范生教育实习过程存在的问题
结合研究需要,查阅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分别输入关键词“师范生教育实习”进行检索,结果得到相关研究文献计6785 条,通过文献的整理分析,可以将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教育实习观念偏狭
对于高师教育实习这种传统模式,可以概括为“四个一”:一种目的、一项常规工作、一所高师院校、一个角色。一种目的:教育实习的目的是培养实习生的教学技术和教学行为,为他们将来从事教学工作服务,但这种技术取向的教育实习没能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层次的问题,如教师专业自我、专业理想、教师的价值观和态度等。一项常规工作就是把教育实习成为高师院校“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高师院校年年都要做的“常规工作”,缺乏对高师院校实习整体把握,“不能很好地将教育实习贯穿于教师教育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与高师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一所高校,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没有地方行政部门的主动积极参与,教育实习的重担全部压在了高师院校身上,使其艰难负载,苦不堪言。一个角色,大多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大纲》都有类似的表述——通过教育实习使实习生……这样的表述认同实习生被动接受的地位;实习动员大会也极力强调实习生应多向实习指导教师学习;高师院校的指导教师自身把实习生看作是“学生”,高师院校把实习生看作是“受教育者”或是“学习者”,这种定位却忽略了实习生对“教师”角色的需求。
(二)实习生专业知识狭窄、专业技能低
传统上我国高师院校课程计划强调学科本位的中心地位。我国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向综合大学看齐,重学科学术,而轻教育学术;过分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与专、精、深,专业设置狭窄。另外,我国高师院校的课程计划中缺少以拓宽学生教育理论的知识领域以及让学生了解学术研究前沿与动态的内容,特别是高师学生对新课改的理念知之甚少;高师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不能适应中小学的教师角色要求。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高师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使得许多高师学生在实习时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1]具体表现是:大部分实习生有相当精深的专业知识,但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师生互动、言语表达的能力,学生思想工作和课外活动的组织等常规性工作能力不足,难以赢得原班主任的信任和学生的尊敬。在从事具体的教育教学方面,他们往往会表现得束手无策。实习学校认为实习生只会加重负担当然就不足为奇了。 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3):http://www.751com.cn/jiaoxue/lunwen_9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