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文明的内涵以及农业为主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而产生的一种更加全面、更高层次的新型文明,是一种绿色文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以及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明了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继工农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更高层次的阶段和一种崭新的伦理形态。传统的工业文明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准则,要求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积极主动地保护自然界、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两者之间关系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从文明的高度来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在更高层次上的协调发展。
(二)农业为主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积极推进农业为主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农业为主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农业为主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统筹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来说是协调人类与大自然关系,是生态伦理学理论在人类文明发展道路探索中的具体运用。[3]一方面,农业为主地区农民在进行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活动时,必须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否则就会盲目地进行发展,就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而导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最终制约农村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经济之间并非零和关系,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并非不可兼得,保护生态环境并不意着要求经济停滞不前,只要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两者就能统筹兼顾,发展生态经济与生态文化并重,从而实现农业为主区经济社会环境全面统筹发展,走出一条可持续之路。
2.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保护农业为主地区生态环境
农业为主地区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提高产量,增加收益,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品,这些化学品残留在土壤中或渗入地下,造成土壤变质,污染地下水,形成大范围的污染,农作物上的农药残留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人类在发展经济时,应该选择清洁生产方式,以节约生产过程所需的能源、原材料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要确保把生产中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清洁生产要求采用“预防污染”的方式进行生产,采用先进技术和清洁新能源,大力提高农业科学技术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农业为主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人类、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中,在资源投入、产品生产及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将传统的单方面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经济,转变为生态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4]种植业长久以来始终是周口地区农民的主导产业。在种植业方面,农业经济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及地理条件差、农作物品种单一、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等原因使得亩产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要想改变农业为主地区贫穷落后的局面,只能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生态产业、从而加快农业为主地区经济结构调整转型,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
二、农业为主地区目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 上一篇:农民专业经济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 下一篇:新时期农村初中生辍学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
-
-
-
-
-
-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