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育载体发生变化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载体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既有的载体继续发挥作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的主渠道,而且还通过举办各种访问、参观考察,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大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增强他们的民族情结。二是充分利用各种新型载体。如:互联网、广播、电视。
3.教育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1984年教育部设立的专职和兼职人员的结合部,从政治素质、知识水平等几个方面来加强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2004年提出了学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都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之后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这样高校逐渐建立起一个以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广泛开展和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队伍保证。
三、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不断地增强,特别是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西方文化的渗透思潮,使得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他们学文化、长知识的一个环节,可塑性很强。民族精神教育具有双重性,政治性和文化性,对这两方面把握不清,很容易陷入认识上的误区,进而严重阻碍着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工作的开展。一是从教育者来说,主观上不重视、课程定位不够准确、思文方式落后等问题。有些高校在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过程中,采用“对知识的模仿取代了对价值的引导,知识灌输遮蔽了价值塑造”[7]这种思文,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内心缺乏坚定的信仰和价值判断;二是从受教育者来说,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育部原部长周济曾指出“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生欣赏西方生活方式的享乐主义,更加崇拜西方的思想、文化,但不太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或轻视中国传统文化”[8]。如:择业时愿意去大城市而不愿去广大农村和贫困地区。
- 上一篇:新时期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讨
- 下一篇:浅析我国民事撤诉制度
-
-
-
-
-
-
-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