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ˊ粉质粘土:黄褐色、灰色、可塑、饱和并且含较多铁锰结核及高岭土团块。没有摇振的反应,稍带光泽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地内该层土分布不稳定,呈透镜体状夹于⑦层土中。层厚0.00~6.30m,底界埋深4.40~19.00m,底层标高-15.23~-2.08m。属中压缩性土层。
四) 第四系中下更新统残积土(Q2+1el)
⑦残积土:黄褐色,中密,组织结构已被全部破坏,早就风化成土状,干钻易钻进,具可塑状,一部分硬塑状,土质并不均匀,上部呈现出粘性土夹风化砂状,下部呈现出中密风化砂状,场地西侧偶夹碎石,场地东部普遍夹0.3~0.8m厚的碎石层,揭示碎石粒径一般2cm~4cm,最大10cm,碎石内石英成分较多,坚硬,合金钻头不易钻进。该层土分布较稳定。层厚0.20~9.00m,底界埋深7.00~24.70m,层底标高-21.79~-3.92m。属中压缩性土。
五) 燕山期花岗岩
⑧强风华花岗岩:浅灰色、浅红色,密实。该层由坚硬花岗岩闪长斑岩强烈风化成,岩体完整程度属极破碎。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属V类。原岩结构构造清晰,大部分矿物严重风化变质,其中长石斑晶均已风化成高岭土。岩土风化程度不均一,有风化程度不同的岩块夹杂其中,裂隙发育,成碎石状,碎石粒径多为2.0~5.0cm,岩块可用手折断。干钻不宜钻进,需用合金钻头钻进,但钻进速度较慢。该层土较稳定的分布,归于低压缩性土。
2.4 地下水
拟建场地内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潜水。场地的地下水主要赋存于①、②、③层土中。拟建场地内的地下水最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的补给,排泄形式以蒸发及侧排。
初见水位埋深在1.50~2.50m之间,稳定地下水位埋深在0.16~1.10m(标高1.70~3.01m)之间,据调查该地区地下水埋变化范围在0.00~2.50m之间,近3~5年内最高的水位埋深在0.00m,年最低的水位埋深在3.00m,年水位埋深一般是在0.50m左右。该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和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小的腐蚀性;土对钢结构也有微小的腐蚀性。
2.5 支护方案设计
2.5.1 设计思路
该工程地下室基坑周围为规划城市道路,虽具备放坡条件,但场地浅部土层以软弱土为主,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场地周边情况和场地土特征,比较适宜灌注桩支护。
2.5.2 排、降水设计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所述,场区地下水主要为潜水。本场地以弱透水性土层为主,基坑涌水量经估算为100T/d。根据涌水量基坑内地下水可采用明沟加集水坑降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