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理论研究上,我国对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主要是着眼于高校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发展,也就是说,开发教师潜能是直接为大学里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的,大学老师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是通过增强教学和科研能力、以学生和企业为中介而间接体现出来的。近些年随着高校教师创业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研究已经开始突破这一范围,通过直接对高校教师创业的研究来探讨高校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这些研究已经涉及到了教师创业的模式、创业政策、创业影响因素等方面。
1.2 问题的提出
创业意向是创业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概念最早是由Bird提出来的,他将其定义为“将创业者的注意力、精力和行为引向特定目标的一种心理状态”。简单地说,创业意向就是人们对创业与否所持的态度,它的产生和变化会受到个体自身和个体外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个性特征、教育背景、所处环境、社会关系等。当今时代是创新创业的时代,创业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的重要因素,而研究潜在创业者的创业意向有利于针对性地促进创业人才的创业活动。
目前国内外关于创业意向的研究也不少,其研究范畴,从主体来说,主要是创业意向的测量和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而且研究者往往是把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到一起研究的;从对象来说,从对各行从业人员的整体研究发展到了对潜在创业者分群体研究,如近年来这方面研究最多的是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此外,还有对农民和女性群体创业意向的研究,但却很少有对大学老师的类似研究。
已有研究虽然已经把目光聚焦到了高校,却仅盯上了大学生而忽视了大学老师,原因之一可能是大学老师是有特殊职业的从业人员,教师创业的现象也并不普遍,教师角色跟创业者角色的关系尚未得到很好的处理。但也正是这一特殊性,使得高校教师的创业不能完全纳入一般人员的创业活动之列,已有的对创业意向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不能完全适用于大学老师这个群体。例如,已有的大多数研究认为,自我效能感、成就需要、风险倾向、自主性等个体特质和环境、资源等因素对个体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但对于高校老师来说,就不能得出这么简单的结论,因为大学老师是社会人才库中学历较高、知识技能较强的群体,他们普遍有着较高的成就动机和自主性,可他们却不一定选择创业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所以,像成就需要、自我效能等因素对高校老师创业意向的影响可能就没有那么显著,相比之下,资源、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力可能会更大。但结论究竟如何,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在实践中,大学老师创业在我国正在逐步发展起来,创业企业中也涌现出了不少成功的典范,如方正、同方、复旦复华、紫光等等都是上市企业。大学教师创业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区域经济方面功不可没。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和高校都相继出台政策措施帮助大学老师创业,2008年,哈尔滨市就出台了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到大学科技园创业的优惠政策;2011年,杭州市启动“青蓝计划”,鼓励和扶持高校教师和科研院所专家带领团队创业;2012年,江苏省提出,允许高校教师带着成果、保留职位、到社会上创业,同年南京市制定的“科技九条政策”明确规定允许和鼓励包括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在职创业;南京理工大学则有规定,老师在产学研基地的创业经历可用来评定职称。实践的发展要求理论研究的跟进,所以,有必要对高校教师创业问题包括创业意向及影响因素问题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