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管理工作的与时俱进,管理者开始认识到了非正式组织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这引出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开始探索与研究非正式组织理论的征程。在无数学者的努力下,非正式组织理论得到了丰富与充实,从“幼童”走向了“成熟”。梅奥在著名的霍桑试验中首次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并研究了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巴纳德在其经典著作《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首次建立一套组织理论,在其组织理论中论述了非正式组织,及其对组织绩效的贡献。塞尔斯则明确指出非正式组织产生是源于利益和友谊的组合,是带有目的性的,但是他没有对利益组合作出解释。费雷德.鲁森斯认为,非正式组织是出于政治、友谊或共同兴趣的原因而形成的。在国内,管理学界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还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系统,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成果:(1)朱丽莎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组织成员的多层次需要促成了非正式组织的产生;(2)李爱国、彭长征认为正式组织的局限性导致了非正式组织的产生;(3)宋思根则认为组织成员为了与组织利益不一致的共同的利益目标而结成了非正式组织;(4)董学敏认为非正式组织是由于共同的思想、相互依赖又能满足不同的需求并且能规避正式组织的一些规范而自发形成的。但是这些研究还缺乏一定规模的实证研究做支持,徐碧林、宋爱玲通过实证研究,证实情感需要、个性偏好和共同的价值观体系是非正式组织形成的三个重要因素,并且通过重要程度排序为情感需要、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和个性偏好。
对于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国内学者重视借助西方理论的演绎分析,缺乏一定的实证研究做支持。还有部分学者虽然从非正式组织的角度研究管理理论,但只是从绩效管理等单一方面着手,或笼统地提出如何引导非正式组织促进企业管理,并未系统地研究非正式组织对人力资源各个模块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企业的管理工作是细腻的,为了使其得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应从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行为入手,探讨如何正面引导非正式组织消除对企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发挥其推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作用,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择御绿集团二九一分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借鉴。
1 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认识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规范的、标准的、统一的定义。根据梅奥的观点,非正式组织是因满足员工的社会需要而产生和存在的,并形成特定的习惯、规矩、职能等具有其行为特色的群体。切斯特.巴纳德则认为,非正式组织并非独立存在的,它存在于正式组织中,二者产生以工作为纽带的密切联系,从而形成一定的看法、习惯和准则。罗宾斯将非正式组织定义为它既不是组织确定的联盟,也不是拥有正式结构的团体,而是员工出于共同的价值观念且能满足其社会需要而形成的有别于正式组织的群体。在众多研究成果中,组织学家戴维斯给出的非正式组织的概念较为全面,他认为:非正式组织并不是正式组织所确定或需要的,它是由人们在行动中相互联系而自发形成的个人和社会关系的网络。
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人们对于非正式组织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综合各家学说,取其精华,本文认为非正式组织是相对于正式组织而言的,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与人在共同工作过程中,基于共同的情感、兴趣、信仰、经历、利益而形成的,不受组织机构制度与层级束缚的自发性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