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停车场(库)的功能、空间位置及结构形式等的不同,停车场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按停车场的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路内停车场和路外停车场。
路内停车场是指在道路用地控制线(红线)以内设置的停车场,包括公路路肩、城市道路路内或交款的绿化带、人行横道绿地内的临时停车位,或高架路、立交桥下的停车空间。通常分为路内停车和路上停车。
路上停车是指在城市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的两侧或者一侧划出若干路面供车辆停放。路上停车车辆存取方便,但对城市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通的干扰较大,因此要求去除停车带后,必须保留足够的道路宽度供车辆通行,通常仅限于短时车辆的停放。
路内停车是指在城市道路的两边或一边的路缘外侧布置一些带状停车场。路内停车对道路动态交通的干扰较小,但是过多的路内停车对行人交通的畅通和安全有较大影响,且不利于城市的景观。在设置时应考虑停车带进出口的合理性和相应位置地基承载力。
2.1 路内停车特性分析
停车特性是停车系统(包括停车者、停放设施、停放车辆以及三者组成的环境)运行状况的反映。停车特性包括:停车行为特性、停车设施特性、停放车辆类型。
2.1.1 停车行为特性
停车行为特性分析常用停车目的、停车时间、停车后的步行距离、停车费用四个指标来描述。
1)停车目的
停车目的是指乘车人员在出行中停放车辆后的目的,如上班、购物、联系业务、等待服务、装卸货物、吃饭及其他等。停车目的的构成与城市用地功能密切相关,土地利用的功能、布局与规模等因素均会影响停车目的的组成。停车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车辆的停放特性。如果不考虑管理等外界干扰因素,停放目的基本决定了停车的时长。
梅振宇[18]对南京市中心区路内、外停车目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两者存在较大的区别。如图2-1所示:
图2-1 不同目的的停车比例
由图2可见,在办公业务、餐饮娱乐、接送在路内停车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分别达到了51%、19%和14%。这些目的停车对停车方便程度、步行距离要求较高,因此路内停车较为欢迎。
2)停车时间
停车时间是指车辆在停车场实际停放时间,它是衡量停车场交通负荷与周转效率的基本指标之一,其分布与停放目的、停放点土地使用等因素有关。一般而言,停车时间随城市规模的增长而增长。下表是美国不同规模城市各种出行目的平均停放时间统计结果。
表2-1 不同城市人口各种出行目的平均停放时间
城市人口(万) 出行目的 各类停车时间的平均值(h)
购物 个人私事 工作
5—10 0.6 0.8 3.3 1.2
10—25 1.3 0.9 4.3 2.1
25—50 1.3 1.0 5.0 2.7
50—100 1.5 1.7 5.9 3.0
100 1.1 1.1 5.6 3.0
此外,不同出行目的的停车时间也不同。如表2-2所示所示:
表2-2 不同出行目的的停车时间
城市 停车目的 上班 业务 文娱 购物 餐饮 装卸 回家 其他
- 上一篇: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现状调查与分析+文献综述
- 下一篇:维吾尔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
-
-
-
-
-
-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