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廉洁政治的实现目标
如前所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既是廉洁政治的基本特征,也是其发展的具体目标。三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为党员干部廉洁奉公提供了标杆,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
(二) 我国建设廉洁政治取得的成效
廉洁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补充、不断完善的社会的、历史的过程,建国以来,廉洁政治建设一直是历届领导人高度重视的课题。
1.廉洁政治建设的地位不断提升
解放战争期间,建立廉洁政治已经成为党的一项重要政策。新时期下,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提出要反腐败搞廉政。1993 年,同志在十四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讲话中进一步重申邓小平同志反腐败观点。2005 年 1 月,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出要建设廉洁政治。而党的十八大更将反腐倡廉建设提上了新的日程,报告明确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2]这些在内容上、思想上一脉传承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政策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为党和国家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指明了方向。
2.廉洁政治建设的内容不断完善
在历届党中央的讲话与报告中,廉洁政治都是不曾或缺的重要内容,截至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廉洁政治的内容已臻至完备,形成三方面内容,即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形成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3.廉洁政治建设的理论日益成熟
我国当前属于经济建设型政府政府模式,政府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并且仍“以政府为本位”,“全能型政府”并非夸大奇谭。公共利益屈居于政府自身利益之下,政府履行行政职能倾向于不计成本,甚至是高成本,政府采购标准为“最贵而非最优”,往往形成“三公”消费猛于虎的局面。服务型政府是当代政府公共行政的基本模式,突出强调有限政府这一基本内容,这一主张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十八大一改十四大以来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强调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这是党和政府尊重市场规律,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体现,同时减少干预,简政放权,也是缩减政府开支,实现廉洁政治的要求。在服务型政府理论下,民主法治、节约成本、务实高效等都成为建设廉洁政府的题中之义,廉洁政治建设的理论日趋成熟。
二、廉洁政治的体制发展与障碍因素
实现政治廉洁局面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终极性目标,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持之以恒的政治追求。廉洁政治的理论日益完备,在各时期反腐败工作的层层深入下,廉洁政治的建设与发展已自成体系。
(一) 廉洁政治的体制发展
即廉洁政治的表现形式,具体包括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第一,干部清正。干部是党政机关各项事务的指导实行者,是各政策、方针、路线的贯彻执行者,在各项工作中“穿针引线”,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干部清正与否,直接影响到党风建设,作为人民群众的行为榜样与模范,党员干部践行清正廉洁,有利于带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党迎合群众诉求,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稳固、扎实执政根基。这是党领导敦促各机关共建廉洁政治的现实需要,也是各级党员干部坚守党性、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广泛性措施。干部在工作生活中做派清正,是廉洁政治建设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使政府做到清廉、政治实现清明的基础与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