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以得出,专家学者们都从民俗旅游开发的角度研究资源或者文化,专门对民俗旅游的产品开发的研究较少,对梵净山景区地区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以梵净山景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它的旅游产品开发,以期对梵净山景区民俗旅游发展提供帮助。
2 梵净山景区民俗旅游资源概述 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梵净山景区,因有着丰厚的民俗旅游资源,作为一个同时具有自然旅游和民俗旅游的地方,在发展民俗旅游上有一定的优势。它古朴淳厚、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与梵净山优美的自然风光相映衬,多层面地呈现出当地世居民族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和悠久深邃的神秘基因。各种各样的民族民俗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一个绚丽的民族文化艺术长廊,编织成一幅色彩斑斓的高原风景画卷。丰富的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为开发民俗旅游产品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在梵净山景区,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这里有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羌等各族人民。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历史上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为古代巴人后裔。印江县50%以上人口为土家族,土家歌舞有山歌、哭嫁歌、蓑秧歌、摆手舞、八宝铜铃舞、茅古斯、肉莲花等,并以特有唢呐、木叶、咚咚喹乐器伴奏。苗族,其分支繁多复杂、文化丰富多彩,武陵山脉的苗族先民曾被称作“黔中蛮”,史载“逐三苗于三危”,本地苗族为三苗氏后裔。苗族能歌善舞,有跳歌、打跳、踩芦笙、四面鼓舞、板凳舞、反排木鼓舞等。当地更有侗、彝、水、仡佬、白、壮、毛南、羌、仫佬等16个世居少数民族,各种各样的民族节日、民族艺术、民族风情、神话传说和饮食习惯等形成了“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民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