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节能家电补贴政策概述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地球环境被破坏,“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口号越来越响亮”。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继“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后,国家财政部又启动了一项家电补贴政策。按照政策规定,消费者如果想购买相应型号家电,如节能洗衣机、节能电饭煲、节能抽油烟机等等,消费者可以享受政府给予的100元到400元不等的补贴,推出这样的一项优惠政策的目的在于推广绿色消费的同时,扩大内需。
节能家电补贴政策实行后,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从相关部门相继推出对节能补贴的细则到扩大节能补贴的范围,节能家电一直受到大家的追捧,既扩大了国内的需求,拉动了绿色消费,也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不仅如此,节能补贴政策是基于能效等级达标跟技术改造之上的,门槛较高,可以加快生产能力落后的家电行业的淘汰。但在达到预期的基本目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一)这项补贴政策在家电的销售的同时,还打破了家电的消费周期
家用电器属于耐用型的消费品,消费周期一般在5年到8年左右,但是由于节能家电补贴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导致家电需求量的不断扩大,使得它本身的一个固有的消费周期被打破,造成一个家电产业的透支。
(二)家电行业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产业,政府应该尽量少干预。
企业如果总是依赖政府补贴,会使得企业换上“依赖症”,一旦节能家电补贴政策退出,进入到一个补贴的真空期,那家电行业会受到沉重打击,进入一个低迷时期。如果政府总是出台补贴政策来帮助节能家电的销售,会造成家电市场竞争力的低下,使得节能家电更新换代缓慢,只有靠市场的力量才能来推动一些企业的转型。
(三)该项政策伴随着一个“骗补门”
节能补贴政策使得节能家电成为了市场的宠儿,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家电上都贴着红、黄、绿等颜色的能效标识,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能效等级。然而在节能家电的质量抽检过程中,却普遍出现家电上标示的能效等级不达标的现象,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企业是在家电能效标示上动手脚,实则节能要求并不达标,以此来骗取政府的补贴资金。商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违反了法律,缺失了职业道德,也破坏了这个社会的风气。而虚假标注付出的代价小,惩罚力度不够是虚假能效标识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另一个原因。
在损坏了公共利益的同时,带来了许多的不良后果,以上原因是节能家电补贴政策终结的主要原因。
三、政策终结的障碍
(一)政策相关者的心理方面的障碍
从逻辑上来看,政策终结时由于政策公共性缺失导致了政策维护公共利益功能的弱化或者丧失,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政策负面影响而造成的政策选择结果。[4]在政策的制定、实施、监控、评估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人,那些政策的相关人员,都愿意看到政策继续延续下去,而不愿意看到它们中途终止或改变。当政策经过评估,需要终结的时候,这些相关人员对政策的终结行为会产生心理抵触。这些人一般包括:政策的制定者、政策的执行者、政策受益者。
家电节能补贴政策的终结主要是收到一些相关利益者的阻挠,如:
1.家电企业
家电补贴政策的推行大大促进了节能减排产品的销量,商家有了很大的利润收入。据统计, 2012年6月节能家电补贴政策执行,家电每月销售数量从160余万台增长到每月增加到每月700万台左右。节能家电市场份额伴随着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大幅扩大,节能平板电视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93%,节能冰箱、节能空调、节能洗衣机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57%、53%和46%。政策如果终结了,补贴没有了,销量也就没有了,突然失去依靠的家电行业必然会受到巨大的打击,面对自己的利益将被剥夺,他们又怎么会支持节能家电补贴政策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