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探析
(一)社会传统观念原因
因为性别的差异以及一些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社会上对于女性的职业选择仍较为局限,大多还是集中在一些传统的固有行业上,比如教师、护士、秘书、服务等行业。由于行业的局限性,当然就无法满足女大学生们的广泛就业需求了。即便有较少数的女性进入了不同以往的较为不错的职业,比如金融、律师、管理等行业,但是比例相比其他仍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她们在这些职业中常常受到来自性别、上级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而面临着很多问题。
企业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往往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夸大了妇女性别方面的负面影响,于是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采取一些男女不平等待遇。只要你想去歧视,不用担心找不出来理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女大学生的就业就更加难了。
(二)国家相关政策的滞后原因
近几年来虽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的改革和一些就业法规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总体水平还是比较滞后。主要是对于高校毕业生与企业的权利、义务的规范还不是很全面,也缺乏了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而且在加强市场调节的同时,政府的调控职能也在逐渐弱化,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学校推荐要与自主选择能够互相结合起来,而企业与大学生之间也应该是双向选择的,但由于现有就业政策法规仍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也就存在了政策不同、行业限制等诸多问题。另外,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督管辖不到位,特别是对中小型企业和并不是太正规的就业领域的监管不太到位,都较大地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2]。
与此同时,目前社会就业保障的机制还不太健全,女性员工的生育补偿制度未曾建立或健全,女性在生育期间的工资福利之类的还需要由企业来承担。出于企业的角度,职工生育算是社会问题,生育基金的补偿都让企业承担明显不太合理。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企业在选择毕业生时必定会从其自身的经济效益进行考虑。而且女性在她们生育和哺乳这段时间内也会对她的工作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可能会因子女和家务的原因而不太方便,从而影响企业的利益。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也是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三)部分企业的性别差异观念
传统的社会性别意识仍然在劳动力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两性之间生理的差异和社会对于性别的固定思维,使女性在择业中往往处于弱势。很多企业认为,女毕业生参加工作之后就会出现着恋爱成家、结婚生育这些问题,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女生与男生相比,在身体素质方面明显不够,而在坚持方面、魄力方面和果断方面也要稍稍逊色,因而精力消耗大的工作女性一般都缺少天赋,而且她们日后也要承担着生育的责任,这也促使女性在就业中存在着阶段性的特点。对于企业来说,他肯定会考虑到如果录用女性所产生的一些负效应,因而许多企业不愿意招收女大学生,而在现如今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形下,更是表现出了性别决定了就业的情况,加大了女性在就业中的所遇到的困难。
而且,我国女性法定的产假和哺乳假时间是九个月,这么长的一段时间,企业内部的职位肯定是不能够空缺的,企业给怀孕生产期的女性员工保留了原先的职位,但国家在这些相关方面却没有什么补助,所以这些企业会认为,与其到那时候再找人填补空缺,还不如直接选择男生。
总的说来,企业拒绝女大学生的原因主要也就是那几种:因为天生性别的限制,认为女生不适合此类工作;认为女生就业之后会面临着结婚、生育等事情,对工作影响比较大,影响公司发展;认为女生在将来会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家庭,不会对事业产生太大的上进心。在企业看来,因为女性的自身性别特征,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企业要减少成本肯定就会降低对于女性劳动力的需求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