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图1:保障房建设量占比
     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
    由上图可以看出,尽管根据国家计划中保障房建设量有所增长,但是保障房实际建设数量占计划数量的比例一直较低。
    从保障房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保障房制度的改革与国家政策是息息相关的。目前为止,保障房建设的实际开工数量不尽如人意也能反映了我国的保障房政策存在一些问题,即“政府失灵”现象的存在。
    2.2 我国住房社会保障体制现状
    2.2.1 公租房建设现状——以重庆市为例
    重庆目前总人口有1170余万人,符合申请公租房的人口占到200余万人。按每人20平方米计算,重庆市未来5年共需要400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重庆市政府在2009年的保障房计划中提出,在未来10年,重庆市将建设4000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房,其中今年开建的有500万平方米,3年时间内一共需要完成2000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
    重庆市选择重点发展公租房项目主要是由两个原因构成:其一是由于近年来重庆市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吸引了较多的外地人员和毕业大学生来此就业;其二则是从2010年8月开始,作为中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市,开始全面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力争到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并新增1000万城市人口。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必然会导致行程更多的住房需求。以上两类人群中的大多数人都未能达到廉租房申请的资格却又无力承担经济适用房或者商品房的费用,形成了保障房体制中的“夹心层”。公租房项目则由于申请条件比廉租房宽松,作为临时性的保障手段给租赁人的经济压力小而正好满足“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需求。因此,重庆市政府大力推进公租房建设是符合城市现状的合理决策。
    除了总的规划,重庆市政府关于公共租赁房屋申请和退出的具体方式也给以了规定。根据重庆市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满足申请公租房条件的中等及以下人群占城镇人口的80%。
    在建设资金方面,重庆市要建设的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一共需要1000亿元资金。面对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重庆市提出了“1+3”的投资融资模式:其中“1”即财政投入300亿元,这300亿元资金有三个来源:一、政府储备的一部分;二、每年新发生的土地出让金的一部分,包括房产税;三、政府预算内的财政收入。“3”则代表剩下的700亿元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保险公司融资、社保基金的融资这三个方面来实现。因此,重庆市大致形成了以下的筹资模式:
    图二:重庆市保障房筹资结构
    注:上图将市场融资中的债券以及信托等融资方式划为一块,是因为目前这些方式占公租房资金来源的总体比例较小。
    总体来看,重庆市公租房建设的成果包括建设规模大、覆盖面广以及筹资渠道的多元化这三个方面。
  1. 上一篇:高校学生组织成员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2. 下一篇:企业竞争性情报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1. 现阶段我国生育状况分析研究

  2. 煤矿采空区的规划策略研究

  3. 我国定制旅游发展现状与前景浅析

  4. 我国招赘文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5. 我国网络直播平台运营模式发展分析

  6. 贝塔斯曼跨国经营战略研究

  7. 我国公务员考核机制的问题和对策

  8.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9.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0.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1.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2.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3.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5.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6.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7.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