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1.2 静电喷雾法

        液体雾化主要是由于扰动,从而使液体结构紊乱,进而分裂,扩散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雾化过程事实上是气体一液滴的两相流动问题。静电喷雾法的实质是在电压的作用下,离子或雾滴带电,从而被电场力打在铝箔上,在这个过程中,复合物中的溶剂挥发,我们就可得到纳米/微米级别的微粒。相关研究显示,荷电可以减少液体阻力,并使雾滴带相同电荷,在电压作用下,同性的电荷相互碰撞,雾滴受挤压分裂成更细的雾滴,从而使雾滴的直径分布更趋均匀,也使得制得的微粒粒径更加均匀。不仅如此,电场还增强了雾化过程的可控性,在一定的电压下,一定的间距,一定的射速和环境条件下,得到的粒子的大小形貌也应该是一样的,所形成的雾化流场(例如雾化的角度,雾滴的大小、雾滴运行轨迹等)也是一样的。[4]目前已知电喷可以使粒子的粒径在几十纳米到几十微米之间自由调控、也可以自由控制高分子聚合物的表面形态,是目前唯一能得到具有高度单分散性颗粒的成型工艺。[5]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为了提升硼的热化学性能,研究者做了不少方向的研究。首先,是对硼燃烧性能不良的机理分析,其中赵孝彬等[6]发现,硼点火延迟时间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高熔沸点和表面的B2O3氧化层。霍东兴等[7]指出,富硼推进剂被点燃后,其中相对较小的粒子在补燃室的顶部发火,而较大的主要在外围发火,甚至一部分并没有发火,这就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其次,硼复合纳米微球的粒度大小对硼的点火燃烧有很大的影响,研究显示,燃料的粒度越小,燃尽效果越好。姜秀民[8]等通过对煤粉点火的观察,发现和一般煤粉相比,超细煤粉燃烧更加稳定,发火点温度更低。与煤粉类似,硼的结晶状态和粒子尺寸对自身的点火性能起着巨大的作用,霍东兴[9]等发现,直径1μm的硼粉的燃尽效率远远大于直径是10μm的燃尽效率(前者是78%,后者是10%),而要有较好的燃尽效果,应控制直径在2μm以下;杨宇川等[10]通过对硼粒子的热化学性质的研究,同样得到粒径越小,表观分解热越大、热失重越高的结论。最后,研究者还发现,假如采用包覆法,用高氯酸铵等材料对硼粉包覆,可以减少氧化硼的生成。高东磊等、王英等、Liu等、张教强等尝试采用包覆法来研究硼粉的点火性能,果然发现硼粒子的燃烧性能得到了提高。[11]而在国外最新研究中,Anthonysamy等(12)使用TG\DSC对硼粉的动力学过程和点火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晶体硼比无定形硼发火更难,粒径增大,硼粒子的发火温度越高。国内最新进展,则是南京理工大学国家特种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进等人尝试使用溶剂/非溶剂、相转移、溶剂蒸发等方法,将LiF、高氯酸铵、HTPB、纳米铝粉对硼粒子包覆处理,发现能有效防止粒子表面被缓慢氧化,从而提高了硼的热化学性能。

    1.4 制备硼复合粒子的其他工艺及其缺点

        微球的制备技术很多,如沉淀法,溶剂—非溶剂法(重结晶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高能研磨法,超临界流体法,冷冻干燥法等。各种方法的缺点如下:

    1.4.1 溶胶—凝胶法

    缺点首先是目前所使用的成本比较昂贵,部分有机原料对人身体有害;而且实验周期长,设备要求高,最后是在高温煅烧的过程中,有机物分解,放出大量气体,产生大量微孔,这些微孔并不均匀,最终得到的微粒粒度较大,分布也不均匀。[13]

    1.4.2 溶剂—非溶剂法(重结晶法)

        溶剂—非溶剂法的工艺在含能材料应用中并不成熟,只能对少量材料有细化作用,且对材料的物化性质要求较高,并不适用于硼复合粒子。[14]

  1. 上一篇:某钝感电底火安全性能研究
  2. 下一篇:隔热阻燃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技术+文献综述
  1. 干柱柱层析在有机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2. 规整氧化铁微纳米粒子的可控制备与性能研究

  3. 金纳米棒-荧光染料-金纳米...

  4. 芦苇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特性研究

  5. PtNi合金催化剂制备条件的优化研究

  6. 高分子基多孔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7. 氯化胆碱单分子层修饰电...

  8.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9.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0.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1.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3.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4.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5.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6.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7.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