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反思活动 15
5.3.1活动开展前 16
5.3.2活动过程中 16
5.3.3活动结束后 16
6.与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相互连接 16
6.1关注生活活动中的教育契机,使之成为学习、游戏活动的素材 16
6.2整合学习、游戏活动中的教育内容,使之融于生活活动中 17
7.强化随机教育的结果 17
(二)环境 17
1.园区公共环境设置 17
2.班级内环境的创设 18
(三)管理者 19
1.转变对生活活动的关注点 19
2.尽可能缩小班级规模 19
3.增加生活活动中的快乐细节 19
3.1亲切的入园问候 19
3.2音乐流淌在校园每个角落 20
3.3给予幼儿成长式鼓励 20
3.4自由的进餐氛围 20
3.5温馨的睡前故事 20
3.6自由谈话活动 ,分享快乐的一天生活 20
3.7“今天你遇到了什么开心的事?” 20
(四)争取家长的支持 20
751、结语 21
七、注释 21
幼儿园生活活动中发展幼儿主体性的探究幼儿是自然之子,有其独特的内在生命力;幼儿是重要的社会成员,是社会文化建构的主体。马拉古奇说:“与其牵着幼儿的手,倒不如让他们靠自己的双脚站立着。”那么如何让幼儿靠自己的双脚站立着,就是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帮助幼儿充分发展其主体性。
一、幼儿的主体性发展的内涵
(一)主体性的概念
主体性是人性中最根本的属性,指作为主体的人,在与客体的对应关系中,在主体间关系中,或者是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和他人、自身的关系中所具有和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等内在特性。[ ]在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能够依据自己的内在需要,主动地、有目的地选择外界提供的相应的刺激。
(二)幼儿主体性发展的含义
幼儿的主体性是指幼儿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在活动过程中能够作为自己的主人,有选择、决定、处理自己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处理与自我关系的主动权。在活动中能够扮演积极主动、独立自主的角色,并且表现出一定的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
幼儿阶段是主体性初步产生的阶段,幼儿相比较婴儿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与外界进行互动,对外界产生作用,在互动中建立对自己和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幼儿开始追求出于自我利益和动机的活动,正如蒙台梭利所描述的幼儿的“工作”一样,幼儿在模仿成人的生活世界和劳动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并且因为能够胜任成人的角色和完成相应的任务而获得自我满足和自我认同。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论与学龄前儿童相对应的阶段特征包括:1-3岁的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3-6岁主动性对愧疚感。如果能够给幼儿创造一个自我探索、操作的空间,一个能够获得安全感的环境,幼儿将在积极主动与外界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感知和体验,获得对自我、社会以及自然的认识,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并且逐渐养成自主、主动地参与活动的态度与习惯。相反的,如果幼儿身边的成人给予幼儿的不是尊重与鼓励,而是限制与包办代替,不相信幼儿的能力,忽视幼儿的需要,幼儿将会产生羞怯、怀疑和愧疚感。
- 上一篇:中学地理位置教学方法初探
- 下一篇:小学生厌学现象及其对策
-
-
-
-
-
-
-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