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研究对象
本研究所选取的二套教材分别是美国的Core Person 小学数学教材和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这两套教材在国际上均有较大的影响力,且在各自国家的适用范围也较为广泛。
本文选取的这套美国小学教材中的教学材料由“NSF”机构中的作者提供。NSF全称是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是美国科学界最高水平的四大学术机构之一。任务是通过对基础研究计划的资助,改进科学教育,发展科学信息和增进国际科学合作等办法促进美国科学的发展。因此,美国Core Person 教材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和认证性。此教材一共6册,分别是幼儿园~5年级(由于中美两国的学制不同,美国小学为5年制,幼儿园相当于我国的一年级)。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6)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总结前几版使用的经验上编写的。从近几年收集的各种反馈信息来看,这套教材受到广大师生、家长的喜爱,在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要求上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相较于其他版本更加具有适用性、广泛性、基础性。
因此,这两册教材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我国小学教材中1-3年级为第一学段,4-6年级为第二学段。而美国教材(Core Person)中幼儿园-3年级为第一学段,4-6年级为第二学段。
1.4研究方法
文献法
文献法是指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找到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确定课题后,进行大量的文献查阅和整理。主要包含两大类,一类是关于国内外有关中美课标、教材的比较研究的文献搜集。另一类是关于以国内外小学数学中“概率统计”内容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查阅。然后对搜集到的两大类资料进行筛选,选取对本文有帮助的相关文献资料。并且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写成文献综述,寻找自己研究的切入点。
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教科书的文本研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之一。内容分析法主要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定量和系统描述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尤其是对教材内容的容量、广度、难度等。例如,选取对1-6年级“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容量进行对比分析。
比较法
比较法是指运用对比的方式,形象具体地突出事物特征。本文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中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对比。从宏观上,对中美两国的《课标》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两国在“概率统计”领域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从微观层面分析,主要是针对中美小学数学教材中教材内容容量、广度、难度进行对比。通过这两个层面比较分析,发现彼此的优缺点,互相促进,提供借鉴经验。
1.5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采用逐步深入的写作方式。
首先,从宏观上对中美小学数学的《课程标准》进行对比,探究在课标上相似点和差异性。
其次,微观上从内容容量、内容广度、内容难度和习题设置进行比较。
最后,根据对两国比较得到的结论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对我我国数学教材编写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