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参与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学生参与形式化
实习期间,通过观察笔者发现,语文课上,学生的参与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参与,没有深层次的参与;只有行为的参与,而甚少情感和思维的参与。整体来说,学生的课堂参与流于形式,缺乏内在心理的深度参与。由于小学生特殊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有很强的表现欲望,他们的思维和情感往往通过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在以回答老师提问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他们急于通过大声回答问题来吸引他人(主要是老师)的注意,往往老师的问题刚一抛出,下面回答的声音就此起彼伏,那些不假思索的答案往往却是偏离教学内容的,学生看起来像在积极参与课堂,实际上参与只是流于表面,结果并不理想。
理论指导实践,观念指导行动。学生能否参与课堂教学,参与的程度如何,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教师把学生当成课堂活动的主体,围绕他们如何主动参与课堂来设计教学,展开教学活动,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尽可能发动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双重发展。当教师有了这种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会自然而然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将课堂更多地变成学生生命的乐园,鼓励学生生动活泼地参与以他们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创造各种氛围和条件,这样一来,何愁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呢?反之,倘若教师认为教师权威不容侵犯,在课堂教学中“唯我独尊”,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只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试问,在这样的教师眼里,源]自\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何谈学生参与课堂?更遑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了。
然而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大有人在。他们认为课堂教学就是以他们为主,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以便于考个好分数。因此,学生参与课堂也仅限于回答老师提问,至于学生独特的思考和想法则是离经叛道,有了标准答案,学生的想法只是异想天开,纯属扰乱课堂教学,这是严重的违纪行为,少不了批评加责骂。久而久之,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被扼杀,我们的学校成了输出同样规格产品的“工厂”。
因此,转变教师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迫在眉睫。学校要培养的不是现实生活的顺从者,而是具有主体性、生命性、未来性的独立个体:不是“分数决定论”的奴隶,而是未来生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