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本文只针对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因而本文中所指的课堂问题行为是: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对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效率造成负面影响的行为。
二、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
调查对象:周口市作坊小学三年级(2)班72名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和教师的处理方法。
调查目的:本文试图通过观察和分析小学生和教师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找到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并以此为参考依据研究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小学一线教师应对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优化小学课堂教学管理效果,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调查内容:通过两个月教育实习的跟班观察,主要研究作坊小学三年级(2)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表现,以及教师处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方式方法。
调查方法:(1)观察法:为了取得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笔者深入课堂,通过跟班听课的方式,观察和记录了小学生典型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和教师的处理方法。(2)访谈法:通过分别对小学教师和小学生的单独访谈,并对访谈做的记录,了解观察不到的内容。
通过整理分析笔者的观察记录,笔者发现在实习的班级中小学生的课堂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干扰教学的语言交流行为
主要表现在小学生和周围的同学交头接耳、大声讲话,与教师或同学争执,这类问题行为发生的概率大概为68%。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采取训斥的方式,以此来制止学生的行为和恢复课堂纪律,但效果并不显著,学生在遭到训斥后虽然能安静一会儿,但很快又会继续扰乱课堂秩序。
课堂观察1:
上午第二节语文课,三年级(2)班老师刚开始讲新课中的生字词。A同学与B同学接头接耳,小声交谈,老师发现后点名批评了他们,并表示现在不认真听讲,作业如果写错字就要惩罚他们一个字写20遍。A和B被批评后安静了大概10分钟,又开始交谈。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发现小学生上课和同学交谈后直接对学生进行了点名批评,不仅打断了教师自己的教学思路,还影响了其他认真听课的学生的注意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效果并不显著源Z自+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可见除了小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外,小学教师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来管理课堂也是导致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得不到改善的原因之一。
课堂观察2:
下午第一节语文课,老师正在讲怎么写作文“我的妈妈”,A同学想和同桌说话,但是同桌并没有搭理他。见同桌在听课,A同学便将一张写着“我是王八蛋”的纸条贴在了前排C同学的后背上,被C同学发现,两人产生在课堂上争执,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教师得知缘由后当即让A同学站起来听课,并严厉地训斥了他。
此案例中A同学的行为较恶劣,在和同桌搭话未果的情况下,将纸条贴在了C同学的后背上,引起了周围同学的注意,最后和C同学发生了争执,引起了全班大多数同学的注意。和上个案例比,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老师依然采用了训斥的方式,并对A同学进行了罚站,可见教师处理课堂问题行为方式较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