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监督与评价:完善监评体系,多平台进行素质评价 16
参考文献 18
附录一 20
附录二 22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教育大环境的改革需求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主题。如今,新课程理念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也如火如荼进行,其所提倡的“生本”思想与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充分、和谐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成为班级管理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作为班级管理中的中流砥柱,班干部的培养也因此是基层教师全面推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2.时代热议的解决需求
自2011年以来有两件班干部事件引起国民热议。一是武汉“五道杠”少年 “官腔官样”学生干部引发的“少年儿童为何呈现老派官风”的舆论热议;二是“童话大王”郑渊洁先生发出的“班干部是汉奸”的微博,表明班干部是为强权效力,告密以及奴役同辈,甚至有网站发起投票,班干部制度应不应该取消?对于班干部的作用发挥和个人发展,外界人员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而小学班干部的培养成为研究热点。
3.班干部的功能需求
小学班干部是小学班级建设中的重要构成要素。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作用有三。其一,桥梁作用,班干部是班主任沟通班级其他同学的连接通道;其二,树模作用,班干部的良好品质和能力为班级学生的树立学习典范;其三,助手作用,协助班主任合理安排班级事务。一个综合能力较高的班干部团队不但是一个优秀班级建设的灵魂,更是学生实现自我提升的优良实践基地。因此,小学班干部的培养更是繁杂的小学班主任工作中一个不容小觑的部分。
4.理论缺乏的研究需求
在知网“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学科下进行主题词“小学班干部培养”检索,可获得文献30196项结果,为一线教师撰写的期刊文章为11184篇,为高校或科研人员撰写的为5983篇。班干部培养是班级建设中重要成分,一线教师广泛研究本无可厚非,但他们所采取的经验总结式的方式,思维局限,且理论层次不高。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人员的研究却颇少。并且笔者在查阅纸质书目的资料文献时,发现班干部培养从属于班级管理的书目,且只是小部分的涉及,以新形势下的“班干部培养”为主题的专业书目极其少见。由此可见,小学班干部培养的高校专业研究不仅迫在眉睫,也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研究者自身的体验需求
笔者在大二期间学习导师的专业必修课程《教育管理学》,期间导师在讲解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时例举大量实例。加之在实习考察时,笔者发现班干部的利用效率不高,导致班级管理效率低下,“班干部”大多徒有其名,很多事情也是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一手包办。并且,笔者从小学至大学一直担任班级干部,深感班干部的发展与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的培养关系密切。鉴于以上原因,笔者抱着极大兴趣和专业研究热情,选择了此题进行研究论证。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在理论上,从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到马克思、列宁以及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苏霍姆林斯基也都对班集体与个人发展关系进行讨论,班干部的培养的理论研究正是教学理念不断改革深化的结果,也是班级管理理论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