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5)李丹(2000)[6]研究发现个体的个性品质价值观念等对人的助人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一旦个体的个性品质、价值观念形成,能按一定方向地对人的选择进行引导作用。

    (6)方圣杰、闵昌运等人(2014)[7]发现,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变得越来越高效、便捷,随之也带来越来越多的负面报道。除了一些人们主动去关注的负面新闻报道之外,更多的是人们被动地接受电视、网络上扑面而来的负面新闻报道。从之前在报道的一系列“扶老人被讹诈事件”后,又曝出 “小悦悦事件”,再到后来引发全社会“该不该助人”的探讨,社会的病态心理也随着这一系列现象慢慢产生。负面新闻报道容易对人们造成的即时而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更能引发个体的一些负性情绪,比如人的紧张情绪和不安全感。

    1.3.3 情境因素

    (1)廖凤林、廖桂春(1999)[8]研究了幼儿对不同求助对象的助人观念及其行为的发展源`自,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结果表明,幼儿的助人观念及其行为的发展受不同的情境深刻影响,比较幼儿的助人观念和助人行为在冲突情境中的发展和无冲突情境中的发展,发现两者的发展在无冲突情境中显著高于在有冲突情境中,且发展与情境的关系既不匹配也不平衡。

    (2)张向葵、盖笑松(1996)等[2]将其研究对象拓展到儿童至老年,并用实验法对比了不同年龄,不同情境下人们的助人行为,发现在非紧急情境下,如在被试等公交的过程中问路,大多数人都愿意伸出援手帮助他人,且这种助人行为没有任何年龄的差别。在紧急情况下,如被试需要救助一个倒地的胃痉挛病人,伸出援手的被试人数明显减少。说明人们在产生助人行为之前,会先考虑到助人行为所需付出的代价,并有着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3)闵昌运(2013)[9]与耿春秋(2014)[5] 对大学生进行的实验得出一致结论,大学生的助人行为不论在一般情景下还是有风险情景下,整体倾向都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其中,一般情景下的助人行为倾向显著高于有风险情景下的助人行为倾向。

    其次何安明、惠秋平等人(2014) [10]运用实验研究法,研究感恩对助人行为的影响;周冶金等人(2013)[11]探讨儒家思想对助人行为的影响;陈玉云(2014)[12]研究的尴尬情绪对助人行为的影响等,对本课题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1. 上一篇: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现状调查及对策探析
  2. 下一篇: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
  1. 中学思想政治课中情感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2. 英语语音在小学英语教学...

  3. 小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困难及对策

  4. 幼儿告状行为的教育策略及原因分析

  5. 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6. 网络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

  7. 中学班主任必备素质及成长途径的探讨

  8.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9.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0.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1.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2.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3.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4.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5.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6.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7.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