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政治教师的理想与当前中国现状发生冲突。作为政治教师,都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自己的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他们希望在工作中获得成功以体现其人生价值。可在生活中,层出不穷的各种假丑恶现象是老师在课堂上无法回避的现实。手捧着歌颂人性美好善良的教科书,如何向学生解释这些假丑恶现象成了中学政治教师的“痼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工作责任感与工作疏离感的冲突,让中学政治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越来越普遍。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3.中学德育方式相对单一、德育内容相对陈旧且脱离学生生活。面对当下的中学生,德育的课堂必然和世界相联系才能永续充满活力。过去“说教”的德育模式和一成不变的德育内容已不再能吸引现代中学生的注意力,这使得中学政治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相对被动,无法实现其理想的德育效果。
(三)个人因素与中学政治教师职业倦怠
1.社会角色:每一个社会人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不同社会责任。教师除了作为职业教师以外,同样要肩负起为人子女或为人父母的责任与义务。要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不停地转换,难保会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甚至有时候会有角色冲突的地方。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冲突造成的心理压力,如若长期得不到排解,便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2.性别: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女性政治教师相比男性心思更加细腻,情感更加丰富,使其在工作初期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而后期的持久性以及由于长期看不到工作成果,情绪、生理等资源消耗过度等因素是女性教师更易产生工作倦怠,对学生态度冷淡。
3.年龄、教龄和婚姻家庭状况:教师职业倦怠在年龄和教龄方面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态势。刚工作的年轻人和工作了二十年以上的老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都可以保持良好情绪,获得较高的成就感,而相对的年龄、教龄处在其间的中学教师的工作倦怠程度最高。此外,婚姻家庭状况与中学政治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的联系。如果教师的家庭生活和谐,夫妻关系和睦,拥有固定的经济收入来源,没有较大生活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降级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产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