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电子书包简述
2.1 电子书包的基本内涵
随着电子书的产生,电子书包也随之被提出来了。电子书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了一些尝试和实验,如马来西亚的“E-Book试验计划”,新加坡在一些中小学校推广“电子书包”。伴随着电子书包的推广,上海、西安、武汉、南京等地区的中小学陆续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试点工作。在“电子书包”项目试点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正悄然发生改变。虽然中国推出电子书包已经有10年,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来说,电子书包在国内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各种说法差异较大。国外主要的两种观点从技术和应用出发。第一种观点认为电子书包是一个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化学习空间,依靠计算机,实现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资源共享。第二种观点将电子书包定义成一个可以非正式学习的通用网络设备,学生可以通过其管理数字资源。电子书包的内涵在国内是非常模糊的,但仍存在三种定义,可以概括成设备观,资源观、空间观。设备观认为电子书包是教科书的数字化,也可以说是装有教与学资源的电子设备[2]。电子书包将学生的书本教材、作业等数字化装进一个电子设备内,而这个电子设备是便携式的,可以是平板电脑,也可以是智能手机。资源观指出电子书包是一种集合教材、教学辅导书、学习工具的数字化学习资源[3]。空间观认为电子书包是一个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数字化学习平台。
这三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极为相似,我们可以认为电子书包是以网络环境为依托,由移动终端设备、电子教学服务平台、教育教学数字内容共同构建的学习环境。电子书包集电子设备的交互性、开放性等诸多特点,已不是单纯传统意义上纸质教科书电子化。它实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代替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育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2.2 电子书包的系统组成
作为一种移动基础教育综合服务系统,电子书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面向全体学生,搭建模式大多采用“移动终端+教育内容+网络服务平台”。那电子书包的系统组成要素必然有三个:设备、内容和服务。电子书包的设备主要体现在硬件方面,电子书包的使用对象为中小学生,完善的多媒体编辑与处理系统、利用触控屏幕和小电笔搭配进行过程控制和输入信息等特色更适合中小学学生的认知特点。但有待突破和完善的是:即时传递信息的交换功能、网络环境中双向以及多向交互的功能等[4]。电子书包的内容指的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经过数字化的教材、教辅、作业、课内外读物、字典等学习资源,其形式更加生动活泼。电子书包的服务承载了教育理念和教育功能,一般表现为软件系统或服务平台的支撑。只有开发强大的服务平台,电子书包才能成功推广到数字化课堂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和教师的数字化资源需要,让学生养成利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所推广使用的电子书包系统构建侧重硬件配置架构,相关配套软件或资源的缺乏,所以电子书包在课堂教学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明显障碍。
2.3 电子书包的应用优势
2.3.1资源丰富,生动直观
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证明,语言输入的质和量对外语教学的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单调乏的语言材料会阻碍外语学习的进程。传统英语教学往往局限于有限的教材和辅导材料,而电子书包拥有多种多样、现实鲜活的教学材料。这些教学材料集合图像、声音、文字、动画,为英语课堂营造了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将丰富多彩的世界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独特新颖、富有趣性和启发性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必定会产生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从而驱使自己主动学习、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