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与幼儿沟通中出现不够真诚,情感投入不足的现象,幼儿由于年龄小,形象思维丰富,感性认识充分,教师的思想、情绪的轻微变化都能给他们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比如,教师情绪低落或发脾气时,幼儿就会无所适从,快乐不起来,甚至有点恐慌;教师手舞足蹈情绪高涨时,幼儿也会跟着亢奋起来。
3.3 新教师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指导技巧
沟通交流技巧在沟通形式的变换交替中应运而生,一方面,新教师由于工作的种种压力下,在与小班幼儿的沟通中,言语沟通多,非言语沟通少,新教师的身体动作、面部表情、声音暗示、穿着打扮等在师幼沟通中有效性有待提高。
另一方面,在幼儿园中新教师与幼儿的谈话大多以谈话形式并在集体活动中进行,而且多采取教师提出问题,幼儿回答问题的形式,形成“抛球”与“接球”的关系,个别交流的机会比较少,这样不利于新教师对性格内敛和胆小幼儿的了解。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沟通中教师的指导与评价可以是有声的,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师幼之间的问与答传递师幼之间的情感、态度;也可以是无声的,通过师幼之间所表现出的体态、表情等方式,进行情感交流沟通以及意义的解读。
新教师在与幼儿的沟通交流中,对幼儿的指导命令明显多于与幼儿之间的情感、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对于个别幼儿的批评、否定也多于表扬、肯定,对幼儿的回应采取敷衍和形式上应付的态度,如言语上的“嗯,你真棒!”“嗯,你做的真不错!”等等,或者肢体上一个简单应付式的抚摸、拥抱等等;甚至会有“聋哑盲”的现象,指教师对幼儿向其发出的互动,有意识地表现出“不听,不看,不说”的行为倾向和态度,主要表现为:“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闭而不言”等不理会的方式方法,多为了维护班级常规及秩序,这使得幼儿在某些程度上因害怕而疏远教师,从而对师幼沟通的有效性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