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美国为先导,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一场旨在提高理科教学质量的理科教育现代化运动。科学探究教学思想在这次改革中有了较大发展。施瓦布和萨其曼为此作了重要贡献。施瓦布认为,探究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将探究过程分为“固定式探究”和“流动式探究”。他提出了实施科学探究教学的基本程序:提出或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收集适合问题解决的资料——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萨其曼提出,创设探究情景、形成探究氛围是实施科学探究的首要条件。他主张学生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了“提供产生疑惑的情景——收集释疑的资料一一设计实验——形成解释——反思探究”的探究策略与模式。
张敬贤在“目前我国中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中指出,我国中学实验教学正逐渐由知识型教学向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关注非智力因素、注重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向发展。确实,在新课标颁布之后,实验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实验教学不再是只追求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其中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实验的技能,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进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新课标中还指出,教学中要大力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要求老师努力完成新课标中规定的每一个实验。同时也强调了,教师应因地适宜设计简单的实验,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课本中的实验进行适当的改进。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探究性实验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科学实验的设计既包括学生积极主动地设计实验方案,也包括了教师如何设计实验的教具以及更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本次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探索相关实验的模型与教具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创新性地改进。现如今,实验的设计不仅仅只由教师来实施,学生也要逐渐养成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制作实验模型的综合能力。此次研究先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设计几种实验教具,并提出实验方案,体会其中的方法与经验,再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在实验设计环节的创新能力。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要解决的问题
将新课标要求下的新型科学实验探究作为研究对象,以科学实验的设计及实验教学的改进作为研究的基本内容。通过将自身经历过的传统实验课堂和实习时经历的新型探究性实验课堂进行对比,总结出两者的区别,通过辩证的关系探究科学实验的发展。本次研究中,科学实验设计的主体有两个:学生主体与教师主体。两者无轻重之分,两个主体应追求共同发展。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本次研究中,我有幸取得了实习指导老师的同意,将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泥石流》作为我的研究课程,让学生探究泥石流形成的影响因素,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实验现象,递交实验报告。然后利用一堂课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实验报告,相互指出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和实验设计的优缺点。最后,由教师系统的总结本次试验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同时,在此次研究中还需要解决的另一问题就是:教师如何设计实验教具,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所以,本次研究中,会根据“泥石流形成的因素”设计实验模型,在该模型上演示实验,真正达到控制单一变量,大大提高实验的可信度。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