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产业定位中存在着主要问题是:产业定位缺乏长远规划;产业定位脱离实际
1.产业定位缺乏长远规划
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效仿西方国家,以GDP增长为主,通过掠夺性的资源开发,忽视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而且我国政府行政官员的流转制度,使官员注重任期内的功绩,没有对主导产业进行正确的把握,产业定位随意。城镇化中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随着领导的判断而改变,缺乏科学性和长远的规划。因而导致我国部分城镇化中产业发展不稳定,经济发展落后,造成了许多因为政策变动而产生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阻碍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大力推行城镇化下,无计划的扩展用地,扩大房屋建设,强制农民“上楼”,但是城镇中又缺乏足够的岗位来容纳这些人员就业,如此不科学的盲目扩展,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欧美等国家对于城市的定位发展方向进行至少30年以上的长期规划,例如纽约、伦敦、巴黎等城市规划,相比我国随着官员任期的5年任期转变的政策更加的科学合理。所以在新型城镇化下,小城镇的发展中要科学合理的分析资源,同时结合环境保护做好长远的计划规划,并且最重要的是要切实执行。
2.产业定位脱离实际
我国新型城镇化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城镇化,是“向质量提升转变”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从新型城镇化的内容看,产业的定位也需要走集约、低碳、环保可持续之路。在城镇化推行中,我国小城镇发展中依旧存在产业定位脱离实际的问题,阻碍小城镇的发展。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然而小城镇的产业定位与总体规划的关系非常密切。在小城镇的总体规划中,其产业定位是首要的。小城镇的产业定位对于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方向有着决定作用,错误的产业定位将会给小城镇发展带来重大的危害,严重阻碍城镇的发展,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城镇化发展倒退。
鬼城现象就是很好的证明。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鬼城是指资源枯竭并被废弃的城市。凡空置率过高,鲜有人居住,夜晚漆黑一片,都会被形象地称为“鬼城”。一份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而2007年为8%。而日本在泡沫高峰期,该数值从来没有超过9%;在美国,它从来也没超过6%。这导致国际上这样评价:中国人均消耗的钢铁、铁矿石和水泥比历史上任何一个工业国家都多。这一切都将会导致铁路不赚钱,公路无人行驶,城市无人居住。
城镇在建设中没有根据城镇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产业定位,盲目的扩大城镇的建设,造成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偏离新型城镇化道路,造成资源的浪费且阻碍了小城镇的发展道路。
相反,如果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制定依据产业定位来编制,则可以对产业发展中的一些阶段问题和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二、小城镇产业定位的理论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引导小城镇发展的核心动力。城镇化要顺应产业升级的发展需求,结合自身优势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切实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推动小康社会的建设。
李克强总理在有关城镇化的系列讲话中反复指出,城镇化需要不断强化产业支撑。从国际经验教训来看,城镇化的发展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产业发展是支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