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垂直搜索模式。比如由Rong360,好贷网都属于这种模式。该模式通过垂直搜索引擎的方式,把供需双方放到一个平台上进行对接,该模式的收入主要来自平台广告费或者交易佣金。该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政策风险小,交易的所有资金流均不经过中介平台。
三、P2P模式。P2P模式是一个类似大众共同筹集资金的模式。模式很简单,假如我想借1万块钱做个生意,列出自身信息及能够承担的利率,出借人如果觉得独自借出1万的风险太高,那么他可以在平台上找到n个人,每人借出100/n元,这时每个借款人都觉得借出款项风险较低。在国内,诚信是P2P模式目前的核心问题。拍拍贷是最早从事这个业务的,为了管理诚信问题,拍拍贷后来提高了贷款人的门槛。而由于门槛的提高,造成交易额的下降,但是其交易风险随之降低了很多。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现代金融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制度、信息和技术。而这三个要素互联网金融都具备,并且互联网金融在信息和技术方面还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互联网金融从线上的民间借贷发展到具有良好社会形象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到阿里巴巴筹建网上商业银行,再到国内“三马联盟”联手设立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其在国内掀起了猛烈的金融改革浪潮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我相信,这是互联网金融走向辉煌时期的开始。
1.2 互联网金融:理论综述
最早的互联网金融的雏形是国外的移动金融。当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互联网金融逐步出现在了历史舞台。国外相关理论研究有很多,如Wu和Hisa(2008),Anckar和D`Incau(2002)以及Dholakia和Dholakia(2004)从理论上给出了移动金融和移动市场的概念,并具体的给出了电子金融与移动金融的差异,以及移动市场的关键特性。然后进一步深入讨论了移动业务模式和移动价值链构建。Wang(2007)整合了SMS消息和网站渠道的跨媒介成效,证明了使用移动媒介和网络共同运营的有效性。
在对移动金融各种营销策略的研究基础上,其深入到具体移动市场应用的设计问题和特点问题。从银行开展移动金融理论角度出发,DeVos、Haaker Teerling(2008)给出了利用位置信息定位并提供本地服务的手机银行服。Laran和Lin(2005)研究了客户在使用手机银行时的行为意图。Rtten则侧重从业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一个WAP银行的概念模型。Barati和Mohammadi提出了一个改进模式,即将影响接受度的各种因素加以考虑形成的一个模型。而在移动支付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移动技术角度系统分析和实际应用中的用户接受情况两个方面。从技术角度出发,Kalliola(2005)从技术角度分析了移动支付系统的设计要求;Nambiar、Lu和Liang(2004)讨论了移动金融中支付交易的安全技术;McKitterick和Dow ling(2003)较为完整地讨论了移动支付技术实现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在另一方面,从用户接受度的角度出发,Viehland(2007)利用技术接受模型来检测用户对移动支付服务在各方面的接受情况,表明尽管客户对其认知度高;Mallat(2007)通过定性研究,指出了移动支付在对于紧急和地域限制情况下支付具有很大的优势,然而其还面临着支付价格较高、支付过程过于复杂、商业接受度较低和风险性等问题;Zmijewska、Lawrence和Steele(2004)总结并提出了影响移动支付系统的因素,从而为专业人士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而另一方面,从银行业实践的角度出发,Goddard、Molyneux、Wilson和Tavakoli(2007)提出了欧洲银行的发展和整合的重要性。Bouwman、Carlsson、Castillo和Walden(2007)给出了在芬兰应用移动服务的问题和驱动力,进一步肯定了金融移动化的重要性,也表明了金融移动化所面临的严峻问题。Riivari(2005)指出了手机银行是一个新型CRM工具,它可以为公司提供金融服务。Pousttchi和Schurig(2004)则提出了如何从客户需求的角度评估当今手机银行应用,从而为手机银行的推进提供了评估方法。Karnouskos和Vilmos(2004)给出了欧洲开展移动支付的尝试,通过这些指出一些在欧洲范围内成功实施移动支付所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