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型投资组合的投资理念认为,市场也不是绝对有效的,投资者可以通过主动的选股或市场时机的独特见解,从而获得高于市场基准收益的利润。在目前来说,积极型投资组合的理念更符合现代人的投资理念,积极型投资组合也得到了金融专家的关注。真正意义上形成系统的积极投资组合管理的理论是在1990年出现的。股民关注的不是预期利润增长和差异,而是相对基准投资组合的预期利润增长和积极的正面的表型变异风险的资产,并通过调整比例、更改权重,得到最优投资组合决定。此后,学术界开始越来越重视对积极型投资组合管理的研究,在欧美等发达市场国家中,积极型投资组合管理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近年来中国的金融创新越来越多,2004年推出了首只ETF基金——上证50ETF(510050),2007年推出了首只分级基金——国投瑞银瑞福分级(121099),2010年推出了首只行业基金——汇添富医药行业基金(470006),最快今年又会推出多空分级基金。贯彻积极型投资组合理念的投资者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投资管理从业人员。中国的投资者越来越多地集中在专门的投资管理实践的状态,机构投资者往往利用自己在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在该领域选择股票组合,而让基金投资者选择合适的时机。
1.2 研究意义
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研究开始于1990年,1990年当年也恰逢是深圳交易所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开幕,夏普和马科维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年份也是在1990年,凭借其投资组合理论。国内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其在股市的实证检验。由于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操作仍然是非常的不合规,市场运行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一向都不是特别的完美,有着很多市场上的过度投机和投机性的问题,市场风险隐患不小,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使用,减少的风险是有限的。然而,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进程加剧,监管上增加了对投机的市场调查和对上市公司继续加强信息披露的要求,再加上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也在持续进行当中,随着这些新政策的真正贯彻落实,依靠一个投资者的各种猜测和非法业务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特别是各券商资管,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也背上更大的政策风险,这使得许多机构投资者不得不改变以前的操作手法,并逐步过渡到投资组合,以获取风险的平衡和新的利润增长。因此,投资组合构建的流程,方法和理论,为机构投资者以及普通投资者所迫切需要。
中国的金融产品创新中,积极型投资组合理论的意义无比重大。在中国的金融产品中,还是以单一的金融产品为主,并且产品同质化严重,虽然出现了一定的创新型产品,可是进步较小,并且投资工具也限制了相关投资策略。随着创新程度增加,中国金融市场中新型工具股指期货等陆续出现,中国己经具备了基本要素推出对冲型量化投资产品。这类新型机构投资者积极型投资组合理论有助于使建立投资策略更为有效,产生的产品更加完善,资产管理行业从而因其而进步。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这项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文章描述的背景和意义的话题,即资产管理在中国的业务是在一个阶段的机构投资者处于起步阶段,产品仍然是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指数基金,主要是传统的股票型基金,投资组合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投资工具,也限制了基本的投资策略,以及积极的投资组合在股市应用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也总结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