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31
参考文献 .. 32
1 绪论 根据对目前木制品市场的调查,我国每年需要的锯材干燥量为 2600 万m 3,干燥的地板量 5000 万 m 2,干燥的单板、集成材、细木板用料量约 500 万 m 3,而我国现有干燥能力不足需求量的 1/6;我国现有大多数干燥窑都是依赖操作人员按照工艺参数凭经验人工控制,少数国产和进口设备采用半自动或自动控制,其控制方式为简单 PID控制,较为落后。我国现有干燥设备十几万台(套) ,国产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85%以上;估计每年能销售出的干燥设备 400多台(套) ,若按体积为 100m 3木材干燥窑为 1个计算单位,全国每年改造的旧木材干燥窑控制系统为其总数的 2%,则每年大约需要新型木材干燥控制系统600台。
1.1 国内外木材加工的发展 生物质能源是人类用火以来,最早直接应用的能源。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生物质能源的应用研究开发几经波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的木质能源应用研究达到高峰,然后随着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的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应用逐渐趋于低谷。到 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中东战争引发的全球性能源危机,可再生能源,包括木质能源在内的开发利用研究,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人们深刻认识到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资源有限性和环境污染问题。有关资料介绍,根据现已探明的储量和需求推算,到 21世纪中叶,世界石油、天然气资源可能枯竭,而煤炭的大量使用,不仅自身贮量有限,而且由于燃烧产生大量的 SO2、CO2 等气体,严重污染环境。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密切相关,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有资料表明,化石燃料的使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酸雨”、“温室效应”等等都已给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而使用大自然馈赠的生物质能,几乎不产生污染,使用过程中几乎没有 SO2产生,产生的 CO2气体与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CO2在数量上保持平衡,被称之为 CO2中性的燃料。生物质能源可再生而不会枯竭,同时起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源1自37518.论~文'网·www.751com.cn
中国在石器时代已以石为刃,刳木为舟,开始了木材加工的历史。青铜时代,出现了锯条的雏形;春秋时期相传鲁班发明墨汁、角尺等多种木工工具。秦汉之际,木工工具种类益多,锛、凿相继发明。北魏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木材的加工和利用均有论述。沿至唐、宋,已采用锯开、气干、拼合、包封等较为复杂的技术制造木柱,并有了提高木结构稳定性的蒸煮和干燥处理方法,以及加楔、留缝技术。明代家具以其结构精巧、造型简朴驰名中外。 1949年后,中国依靠自己的森林资源,进行木材的合理利用和综合利用,木材生产基地与木材加工工业体系逐渐形成,有关的科学研究也得到较大发展。从 1949~1986年,木材产量从年产 567 万立方米增加到 6502 万立方米;锯材从 1950 年产 344 万立方米增加到1986 年产1505 万立方米;胶合板从1953 年产3.54万立方米增加到 1986年产61.1万立方米;刨花板 1962年产0.54 万立方米,到 1986年产21万立方米;纤维板 1959年产1.16万立方米,到 1986年产 102万立方米。三聚氰胺装饰板于 60年代初开始生产,1986年已发展到年产1000 多万立方米。在研究工作方面,1958年建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并设置木材工业研究所。其后地方性的木材工业研究机构陆续在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成立。各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也大都有木材加工的科研部门,北京、南京和东北林业大学及其他林学院有木材加工系。1980年中国林学会成立了木材工业学会。在对国产木材性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出版的《木材学》以及小型纤维板的生产技术和利用国产材料设计、制造的三聚氰胺装饰板生产线等,都具有中国特色。林业部林产工业设计院担负木材加工的工艺、设备和建厂的设计任务,现在全国已有 7个林业机械厂具备木材加工成套设备的制造能力。 2005年,中国木材几大主要类别的产品出口几乎都处于增升态势。从数量上看,原木、锯材、胶合板、纤维板、家具五大类产品与 2004 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 16.94%、35.68%、 30.45%、 355%和18.27%;从价值金额看,则同比分别增加了5.73%、 34%、 55.32%、393%和29.43%。这组数字充分说明,2005年中国木材制品工业的发展取得了快速进步,即使在原木和锯材等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的品类上,中国木业界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变进口为出口,以得到其中的价值提升。 2008 年以来,中国林业产业总值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突破了 9000 亿元。中国木材工业呈现出投资主体多样、产业规模扩大、产业聚集度提高的良好趋势,已初步实现3个战略性转变:由利用天然林为主向利用人工林为主的转变;由扩大生产规模的单一发展模式向扩大规模与节约使用并举的复合发展模式的转变;由利用一个市场、一种资源向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