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作为水稻重要病害,是目前水稻中研究最多的真菌病害。到目前为止,水稻中已经分离鉴定了22个抗稻瘟病基因,同时还有大量的基因倍分子定位。由于存在相互作用,病原菌种也对应与抗性基因存在无毒基因。
稻瘟病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 残稻草及种子上越冬,在干燥情况下,病菌可存活半年或一年以上,并且种子上的病菌在室温或薄膜育秧时易于诱发苗瘟。稻草中的病菌在笠年条件适宜时,可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侵染植株的各个部位。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伤口侵入或直接穿透侵入,引起发病。之后,病斑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而反复侵染。根据水稻受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8]。
稻瘟菌已经被作为一个模式生物用来研究病原真菌与植物的互作。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经济地位的重要性及实验上的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稻瘟病菌与其他和谷类病原真菌在侵染上由很多的相似特征,例如附着胞的形成及细胞组织入侵。这为通过寻找通用致病流程中的决定性因素从而对广谱的作物病害进行防治开辟了可能性。
稻瘟病是影响水稻生产的最重要的病害,危害严重。水稻为全球人类贡献了23%的能量来源,而在亚洲,水稻是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全世界92 %的水稻种植在此,而亚洲的人口也占了世界人口的55 %,随着人口的迅速膨胀,水稻生产仍需要以每年3%得增长速度才能够满足生存的需要。我国是人口大国,水稻是我们的主要粮食作物,稻瘟病的发生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早在17世纪30年代,我国便有了对稻瘟病的记载,在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将其记载为“发炎火”[8]。水稻病害每年都在掠夺相当部分的稻谷产量,如水稻三大病害之一的稻瘟病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就屡有大爆发,大面积稻瘟病爆发,产量损失严重。尽管化学防治对水稻病害效果显著,但由于存在施用受气候及时期局限、病原菌抗药性增强、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等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化学药剂的利用。与之相反,抗性品种的选育及大面积推广却是多年来被广大生产者证明为防治病害最经济、最有效和最安全的解决方案。
稻瘟病的病原菌除了从叶、茎等地表部位侵入水稻外,稻瘟病菌病还能从根部侵入水稻植株,引发同样的症状[6]。但目前对稻瘟菌侵染及影响水稻根部的生理生化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稻瘟病菌粗毒素对丽江新团黑谷和谷梅二号的幼苗根部进行处理,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分析研究,为进一步了解稻瘟菌对水稻根部的感染机制及相关分子机理提供参考。期望通过对水稻幼苗根部用稻瘟菌毒素侵染,进行生理分析来研究稻瘟菌对水稻根部的感染的分子机理,为深入了解水稻病害的根部感染机制奠定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