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中国传统文化在后人的不断阐释和发展的过程中,已将学习进行了非常单一的目的化即“学而优则仕”且又进行了物质化“书中自有黄金屋”。可以想见这种过度关注结果甚至只关注结果的学习是十分无趣甚至痛苦的。这就要求学习者花费大量的意志努力来换取所谓“成功”。而当学习者处于中学时代时,生理及心理特征又决定了他们难以或根本无法像成人那样长时间,高强度的对学习付出意志努力。即使一些学生在家长或教师的监督和要求下付出了努力,达成了目标,这也是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势必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估量的不利影响。
②前一问题中所述的“过度意志努力问题”是目前中学生数学学习观和数学学习方法中存在的又一个较大的问题与误区。而这又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痛苦甚至厌学的元凶。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
其一,中国古代学习观及学习方法的特点是强调“修身”以及“意志努力”。
翻开中国历史名人的传记,悬梁刺股者络绎不绝。这在千百年来给中国人树立了榜样,但也给了中国人一种错觉,即“只要我自己足够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功。”于是导致现在的中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方法普遍没有足够的认识,更没有给予其应有的重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明礼”为目标的,在认知层面上并没有太多要求,因此古人的悬梁刺股本身就是“克己复礼”的一种文化修行,而现在的学习者面对的现实则是:有大量的客观内容需要学习,如果仅靠悬梁刺股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很难完成学习任务,更不用说达到高层次目标。
其二,由于目前在校中学生的父母大多出生在1965年至1975年左右,他们的中学时代的学习背景与其子女目前的学情存在巨大差异。
如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数学教学与学习内容较为单一,但内容难度略大,且教师的整体水平与专业素养落后于现在的教师。这种教学与学习状况就决定了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更多的依靠自己,以题海战术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许多家长在学生时代就是以这种“日久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方式取得了学业上的成就。故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他们希望孩子通过“努力学习”的方式复制自己的成功。然而,当前的中学生面对的学科众多,且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就数学来说,上世纪70至80年代中学数学教学的特点是知识点较少而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偏高,这种得点使得题海战术比较有效。然而随着时代所产生的诸多变化就决定着不讲求技巧的题海战术是无法成功的,即使这种方法使得数学单科成绩有所提升,也势必会因为耗时过多造成“偏科”进而阻碍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从作者的调查来看,大部分教师(71%)在日源^自·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 常授课中未专门教授数学学习方法,仅重视知识性内容的教授,只指出重点题型。又由于目前的在校中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依赖性强的问题,最终致使学生由于学习方法指导的缺失而依赖性更强的恶性循环。
3.关于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1.由学生对于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的总体评价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约23%的学生填写数学学习方法“合理有效”,结合平时成绩可以发现,其数学成绩均处于被调查者平时成绩的前40%,这说明这一部分学生有较为清晰的自我认识及自我管控能力,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应在数学学习上给予其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拓展其自学、探究能力,调动主观能动性。另外,对于认为自己数学学习方法“一般”(46%)、“没有固定方法”(30%)和少部分认为“不需要学习方法”(1%)的学生,教师应多给予其更多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上的指导,必要时与家长沟通,家校联合,提升学生对数学方法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