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一、刘熙载论孟子文章“用法至密”
    刘熙载《艺概》中称:“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柁,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屈”。[2]刘熙载认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是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如舟师在水流之中执掌船柁,自由自在的航行,即使是对于文章的经义解释困难的人也不会觉得委屈了自己。那么,孟子文章之所以可以如“舟师执柁,中流自在”,又可以使“推移费力者不觉自屈”,是因为孟子的文章“至简至易”,而“简”“易”正是体现在孟子的论辩艺术上。
    动荡不安的战国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诸子百家根据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纷纷走上了论辩的擂台。他们论辩天命与人事的关系,国家治乱的根由,王道霸道的优劣,人性善恶的起源,战争胜败的关键,社会分工的需要,君臣贤愚的标准,论辩之盛,风靡一时。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孟子,也成为了活跃在这个时代里著名的思想家和雄辩家。
    刘熙载认为,“孟子之文,百变不离其宗,然此亦诸子所同。其度越诸子之处,乃在析义至精,不惟用法至密也”。[2]孟子的散文百变不离其宗,是与诸子所同。然而,孟子散文超越诸子处,则是“析义至精,不惟用法至密”。因而,孟子文章的显著特征,刘熙载认为是“用法至密”,同样这也正是孟子散文显著的论辩特色。孟子也正是素以好辩著称。
    在《孟子•滕文公下》中,公都子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6]战国中期,正如孟子所说:“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6]圣王不再出现,诸侯无所忌惮,一般士人乱发议论,杨朱墨翟的学说充塞于天下,于是所有的主张不属于杨朱派,便属于墨翟派。杨朱墨翟的学说不消灭,孔子的学说无法发扬,这便是荒谬的学说欺骗了百姓,而阻塞了仁义的道路。所以,孟子“欲正人心,息邪说,据诐行,放淫词,义承三圣者”,[6]也就是孟子想要使人心端正,消灭邪说,反对偏激的行为,驳斥荒唐的言论来继承大禹、周公、孔子三位圣人的事业,就不得不辩论,而并非好辩。
    郭沫若在他的《十批判书》中写道:“孟子是以好辩而受非难的人。他不断地和人辩,和宋牼辩,和墨者辩,和自己的门徒辩,辩得很巧妙,足见他对辩术很有研究”。[7]孟子熟练地运用了各种论辩手段,以能成功地达到他的论辩目的。对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的探讨研究,可以通过四个方面:论辩的逻辑,论辩的语言,论辩的方法,论辩的风格。刘熙载认为《孟子》散文的显著特征是“用法至密”。为了证明刘熙载观点是否正确,以下主要从论辩的逻辑和论辩的方法两个方面加以论证。
    (一)论辩的逻辑
    逻辑是雄辩的力量所在。孟子在《离娄章句下》中指出:“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6]意思是说:天是那么高,星辰是那么远,如果能够推究既成的事实,那么,即使一千年以后的冬至,也是可以坐着推算出来的。由此可见,孟子是非常重视“推理”在认识中的作用,并且在他的论辩中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推理。在孟子的文章中,“类推”和“喻证”用得最多,其他如归谬、反证、排他法,也用得很熟练、恰当。孟子的论辩有着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其中“类推”的主要形式有:知类察类,从而指出对方的不知类逻辑错误;比喻论证,通过形象的譬喻增强论辩的说服力;破斥二难,摆脱困境。
  1. 上一篇:《百年孤独》中叙事技巧的运用
  2. 下一篇:论《木兰诗》的民歌色彩
  1. 中日两国《西游记》为主题的动漫作品比较

  2. 论现代秘书的角色意识

  3. 《聊斋》中痴情书生乔生孙子楚形象

  4.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叙事特征和语言特色

  5. 论网络文学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6.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报告朱子文学论文

  7. 陈三聘词《和石湖词》研究

  8.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9.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0.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1.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2.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4.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5.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6.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7.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