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霸王别姬》中的人物看童年经历对人的性格影响
在所有艺术形式中,我最喜欢的是电影,因为它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品。
《霸王别姬》是一部有关人性发展与童年经历关系的影片。看完这部影片,会让每一个观影后的人陷入深深的冥想中,感悟解析 “人性”这一主题。
《霸王别姬》是陈凯歌执导生涯中的一部非常重要作品,也是华语电影史上一部意义深远且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影片规模宏大瑰丽,内容深刻警醒,也似《红楼梦》一样,它因其多重的文化解读而被人们津津乐道,颂扬称赞。鲁迅曾说过:
“《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道学家看见淫,经学家看见易,才子佳人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留言家看到了宫闱秘事” [3](p332)
而《霸王别姬》呢?我猜想,心理学家能看到主体生存的状态异常,文学家能看到童年经历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而政客们能看到在当时红色背景下中国的艺术是如何艰难发展的。
相信每一个看完《霸王别姬》的人,第一感觉一定是无法言说的疲惫感与心痛感,是渗入骨髓的凄凉,是莫名的哀伤与绝望。那种人生偏离轨道,欲回归却越走越远,在挣扎中喘息,在堕落中自救的的失重感让人无可奈何。
影片的主人公—程蝶衣,有着悲戚苦命的一生。他对自己身份性别的认同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迷糊懵懂过后,是绝望短暂的清醒。心灵的扭曲与困惑已让他丢失了自己,没有了自我,在紧迫与压力中重新被唤回的身份却已不能再使他认可自己,这种不合常态的生活让他选择了自杀。
影片从一开头,就多处埋下了伏笔,隐喻了他悲剧的一生。程蝶衣幼时,母亲为了能让他进戏班子,狠心的砍下了他畸形的第六指。“畸形”的不只是他的身体,还有他的心理,被鲜血所染的,是手指,也是内心。凄厉的哭声回荡在清冷的风中,一种无形中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程蝶衣出生在青楼,环境的畸形与社会的压制让他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造成了困扰。影片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片段,在进入戏班子后,他反复将唱词唱成“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说明此时的他内心是有明确的性别意识的,奈何,在一次次的唱错被捣了一嘴的血后,他的性别认同感已在外力压力下有了改变,直到他满嘴带血带唱到“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为何腰系黄绦,身披直绦,见人家夫妻们洒落,一对对着锦穿罗,不由得人心急似火”时,他已经转换了本有的一切。这一幕,其实就是一个铺垫,而悲剧化的一生,且已注定。源^自·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
民间也有这么一句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童年的经历对一个人之后既漫长也短暂的一生具有重要的影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是决定性的。随着阅历的增多,环境的改变,人所具有的生存适应性,会让自己融入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但是渐渐的,在一些重大事情面前时,却往往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让本性流露。
程蝶衣,他性格中那种淡淡的,挥之不去的哀愁源于他的童年生活,他的母亲是个妓女,那种迎来送往,媚笑娇语,暗光绮丽的场景,已深深印刻在他内心深处。小小年纪的他,眼里没有同龄孩子的天真与无忧。从那时起,阳光与欢乐,便已远离他去。他习惯了用一种察言观色的态度去了解周围的世界。那些在意识启蒙阶段便被不幸气氛笼罩的孩子,血液里定型了自己的思维模式。随后漫漫人生,再多的阳光与雨露渐多却奈何改变不了自卑而敏感的内心。人一旦自卑,就很容易“挤了命”的往一个能突显他成就与自信的领域去扩展。程蝶衣呢,则是在艺术领域享受那“成就感与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