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究竟与《关雎》中的“雎鸠”是否为同一物,有待考证,因此也引发长久以来的探讨。有的赞成它是“黄鹂”、“鸳鸯”的,大都是以为这两种鸟和睦、叫声动听;也有说是“鸤鸠”、“鱼鹰” [3](P8-P10)的,勇猛善战,说法不一。但大家的普遍看法就是“雎鸠”兴的是“君子”,“君子者,有德之人也”。从诗歌自身的内容我们也不难发现,“钟鼓”、“琴瑟”非普通民间所有,这只有大户氏族才会有;“关关”和声,非不懂音律之人所作。这都证明了“君子”的独特地位。
且《关雎》全文的重点在于讲述“君子”这个人,“淑女”更多的是为了衬托“君子”的形象。不管是求而不得还是琴瑟诱之,体现的都是君子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作,其主角是君子这一人。而“淑女”究竟是什么,这首诗究竟想借高雅君子和神秘的淑女表达什么,也是我们今天探讨的重点,也是开始时所讲的,《关雎》究竟言何志,道何情。
从它的意象和内容看,我们至少知道这是一首爱情诗,或者说是求偶诗。这种观点备受现代研究者称赞,也就是所谓的“民间恋情”的观点。它们认为《关雎》写的是周代民间“男女之恋”,是一首优美的情诗。闻一多在《风诗类抄》中说道:“关雎完全是一首求爱诗,女子采荇于河滨,君子见而悦之。”胡适《谈谈诗经》一文中也说,《关雎》完全是一首求爱诗,“君子”求之不得,于是夜不能寐,“辗转反侧”,本诗通过主人公的“寤寐思服”来表现他的相思之苦,他用种种手段去吸引“淑女”,友以琴瑟,乐以钟鼓。在胡适看来,这完全是初民时代的风俗,这在诸多书籍中都有记载,体现了周代婚姻礼俗观念。刘大白、高亨等人也颇赞成此类说法。这种说法完全跳出了以往各种论证,从诗的原意出发,分析诗的情感,这是一种新的出发点,但终究未摆脱民俗这样一个大框架,其依据还是周代的风俗状况,而对于当时人们究竟生活状态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其主要研究依据是较古老的文献记载。而针对文献记载,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见解。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所展示。
二 《关雎》主旨综述
《关雎》不仅为“国风”中的首篇,同时也为《诗经 周南》整体开了一个好头,所以,其地位可见一斑。这也是这么久以来学者坚持不懈探寻《关雎》主旨的原因。其主旨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 “后妃之德”
所谓“后妃”,是指君主的后宫之主,也就是皇后。支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关雎》这首诗是歌咏周文王后妃太姒的美好才能的。而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后妃之德”,有的人认为是太姒自身的美好才能,具有“淑女”的一切美好;有的人理解更为具体,他们将其解释为赞同周文王“三妻四妾”并且积极为其寻找“窈窕淑女” ,比如孔颖达《毛诗正义》中所言:“言后妃性行合谐,贞专化下,寤寐求贤,供奉职事,是后妃之德也。”这也是造成人们对“雎鸠”这个意象解释为“和而同”的原因。认为这样的“后妃之德”才是“淑女”具有的特征。这是早期研究《关雎》主旨的一个重要观点,在诸多文献中皆有记载。《毛诗序》记载:“《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等是大多数学者赞同此说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早期文人研究《关雎》主旨的重要来源。朱熹《诗集传》等也有类似的话,可见在当时的研究大背景下,这是一种普遍观点。随着发掘技术的进步,大量先秦文献得以发现,而且人们研究的视角的越来越多元化,导致这种观点在明清以后渐渐淡出研究舞台,更不为现代学者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