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这三大定律又分别称为椭圆定律、面积定律和调和定律。这三条定律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开普勒虽然早已经揭示了行星的运动规律,但是他并没有找出为什么行星会按照这些一定规律围绕着太阳运行。之后许多科学家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而又系统的研究,惠更斯等人曾经都非常接近最终的答案,但直到牛顿才明确提出了万有引力。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他在1665~1666年间开始考虑,后来在R.胡克1679年的建议启发下得出的。
万有引力定律:任意两个质点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
(1.5.3)
万有引力回答了神秘天空中星体之间运动背后的原因。
而另一方面伽利略研究了地面上自由落体、斜面运动、抛射体运动等不同的机械运动,且建立了加速度的概念,并发现了匀加速运动的规律。他采用科学的实验和理论分析相互结合的方法,指出了二千多年来传统的亚里士多德的运动观点的错误。伽利略的研究启发了牛顿1687年,牛顿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其中以牛顿三定律为核心,以万有引力为综合[2]。
1、牛顿第一定律:任何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时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本来静止的物体拥有保持静止的性质,本来运动的物体拥有保持运动的性质,因此我们把物体拥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物理属性。牛顿第一定律揭露了物质的一个重要属性即惯性,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均无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受到合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质量的科学奥义。质量是物质所具有的固有属性,具体说来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牛顿第二定律定量的定义了力,它表示在物体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力的大小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力总是在同一方向,加速度与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根据力的作用原理,在解决运动学问题时,可将物理受到的各个力进行正交分解,在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别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并列出相应的方程。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该定律指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必然有对应的反作用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力体现出来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必然是同一性质力,这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所以这两个力不能抵消也不能求合力,因为参照物选择的不同,相对一个物体的作用力又可以叫做相对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