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第三定律20世纪初,人们通过对低温下热力学现象的研究,确定了物质熵值的零点,逐步建立起了热力学第三定律,进而提出了规定熵的概念,为解决一系列的热力学问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热力学第三定律可以准确、简洁的表述为绝对零度不能达到。热力学第三定律并不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简单推理。在统计物理学上,热力学第三定律反映了微观运动的量子化。
1.3 经典电磁学的发展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人们通常用指南针找到迷失了方向。英国的吉尔伯特是历史上第一个对电磁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1600年,他在伦敦出版了《论磁》,其中体现出他对磁学的辉煌研究成果。同年,他又发现大多数物质被摩擦后会带电的现象。
1733年,法国迪费发现所有物体都可以摩擦起电。1747,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把两个不同的电荷定义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并总结了电荷守恒定律。1785年,法国人库仑借助扭秤实验得出静电作用和磁极之间的作用都遵循平方反比例。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察觉了电流具有磁效应。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察觉电磁感应现象。为了表明电磁现象,法拉弟提出了力线──即“场”的观念。从1861年起,著名科学家麦克斯韦针对法拉第提出的“力线”进行数学化,经过比较数据,得出规律并且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它其中的核心思想是:变化的磁场可以激发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激发磁场;电场和磁场相互之间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之间有联系,相互激发可以组成一个统一的电磁场。麦克斯韦将所有的电、磁等领域进一步综合,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电磁场理论。其中麦克斯韦方程是经典电磁场理论的核心[5]。随后麦克斯韦还将电学,磁学,光学统一在这一理论之下。经典物理学的另一领域电磁学理论成为一门完整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