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圆管受到径向载荷的作用下的变形研究也有相当的成果文献综述,最早是由Abrahamson[ ]开始的,它首先进行了单个圆管的径向冲击试验。随后Lindberg[ ]等将弹性影因素考虑了进来,并考虑了应变率的影响。此后又有许多学者研究了壁厚、冲击速度对圆管变形的影响。1978 年Reid和Reddy[ ]再次开展了试验,研究得出材料的应变强化效应和压缩过程中荷载作用点力臂减小导致了径向受压圆柱壳的承载力增加。国内方面,茹重庆、王仁[ ]提出了能量原理,研究了径向冲击荷载作用下圆柱壳的塑性曲问题后得到了相应的临界冲击速度公式。研究圆管受径向冲击后的变形行为,从理论分析角度出发难度较大,大多学者通过做试验来得到经验公式或近似解,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有限元法也很受欢迎。张善元[ ]课题组利用试验,并充分运用数值仿真,研究金属薄壁圆管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径向屈曲变形。
管节点作为海洋工程的重要支撑结构,应用广泛,因此也不乏对其的研究。最早开始对管节点的研究是出现在1948年。一些日本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对T、X、K型节点进行了一些研究。Kurobane[ ]对不同尺寸的T、X、K型进行了试验,获得了大量的数据,而且提出了管节点的强度计算公式。国内学者也对各类管节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曲慧[ ][ ]、秦立成[ ]、甘进[ ]等。就K型管节点而言,陈以一[ ]等以塑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 K型节点的三重屈服线性极限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承载力分析。王学蕾、张延昌、王自力[3]对K型管节点进行研究,并数值模拟了其在撞击时的损伤特性,对比各种加强管节点的方法,表明了加强筋对加强管节点十分有效。赵宏康[ ]对比研究了内部设加劲环的K型圆钢管相贯节点的性能,并进行非线性数值分析以及参数分析,揭示了加劲环提高节点承载能力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相关的设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