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一个路口南北方向红绿灯设计 9
2.3 三个路口绿波带设计 13
2.4 本章小结 15
3 基于PXI平台的软件调试 16
3.1 Nextboard平面板简介 16
3.2 在Labview上编写数据转换程序 16
3.3 在nextboard平面板上搭建硬件电路 18
结 论 20
致 谢 22
参考文献 23
1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开车在公路上可能会发现,遇上一个红灯之后继续开车行驶的话除非路况很差,基本不会怎么再遇到红灯,这个就是本文要研究的绿波带。绿波带是指计算车辆通过某一路段的时间,再对各个路口的红绿灯信号进行协调,车辆在通过时能连续获得一路绿灯的技术。绿波带在中国设计时速是30公里,但也要车少时才有效。要使绿波带充分发挥作用,首先应建立城市道路的网络分流,分流这两条主干道上的车流量;其次通过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综合治理,提高车辆行进速度,才能使绿波带发挥作用[1]。绿波带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研究绿波带技术对于人们提高生活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论文网
1.1 绿波带概述
早在1918年得纽约人们就开始对一条路上的交通光信号灯进行线控制,以减缓交通压力。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交通线控制的系统于1917年出现在美国盐湖城。这是一种内联式线控制系统,它把一条道路上6个连续的交叉口的信号灯用电缆联接,使用手动开关。此后十年间,先后又试验成功了同时式、交变式、推进式线控制系统,它们都是机械联动。
随着交通压力愈发增加,逐渐发展到开始使用电子计算机控制一条路上的红路灯。1952年美国在丹佛市试验用电子计算机对道路网各交叉口的交通信号进行控制,这就是面控制。与此同时,在高速公路上也安装了交通控制系统。1959年加拿大多伦多市进行实验并于1963年正式安装了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实现面控制的面控制系统。此后,许多国家也都采用新型电子计算机,使一个区域内的信号灯协调运转。中国于1932年在广州开始采用手动信号灯,1976年在北京安装了第一台单点感应式信号机,1978年在北京试用线控制系统。文献综述
1.1.1 绿波带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1.2 实施绿波带控制的好处
随着城市化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改善,行驶在城市里的汽车已经越来越多,尽管北京城里已经实行根据车牌单双在单双日出行的政策,但是北京城里的交通仍然是苦不堪言。而实行绿波带控制技术的理想状态就是让每辆车在到达目的地之前不停歇的运动,这可以大大缓解交通压力。这样就减少了车辆等待的时间,减少了油耗以及尾气排放,既能节约资源,也能保护环境。市民出行也比较方便,可以将自己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只要保持在一定速度行驶,就能保证一路畅通。该“绿波带”根据道路车辆行驶的速度和路口与路口之间的距离,自动设置信号灯的点亮时间差,以保证车辆从遇到第一个绿灯开始,只要按照规定速度行驶,之后遇到的信号灯将全是绿灯。“绿波带”的作用,就是减少车辆行经灯控路口时的停车延误,从而提高整个路段的通行效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