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企业实施信息系统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19-04-20 22:52来源:毕业论文
1采纳阶段的研究作为企业实施信息系统的起点,用户对信息系统的采纳和使用是实现企业信息系统价值的前提条件。人们为什么会接受新的系统?这是该阶段主要探索的课题。在过去三

1采纳阶段的研究作为企业实施信息系统的起点,用户对信息系统的采纳和使用是实现企业信息系统价值的前提条件。人们为什么会接受新的系统?这是该阶段主要探索的课题。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探索中,信息系统采纳阶段受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Theory,TPB)、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和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的影响较大,它们研究外部因素对用户个人主观认识方面的影响,并结合了用户的使用行为和态度,进一步研究了主观认识对用户的使用行为和态度的影响作用。技术接受模型出现和传播以来,该模型被大量研究证实并逐步拓展。34761
1技术接受模型
技术接受模型(参见图2-1)提出了技术的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和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 ](王玮,廖勇.2011),这两个主要因素影响着用户使用意向(behavior intention)和使用行为(usage)。感知易用性是指用户使用某一系统所感知到的容易程度,感知有用性是指用户使用某一系统可提高其工作绩效的主观感知,学者们的研究证实了,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对不同技术情境中的信息系统接受和采纳上有着较高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技术接受模型
图2-1 技术接受模型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7].王玮,廖勇.企业信息系统采纳后行为研究评介与展望[J].外国经济管理.2011,33(2):26-32.
2技术接受模型的拓展研究
1989年戴文斯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此后该模型逐渐成为了该研究领域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与此同时,在不同行业、不同国家等的信息系统的实证研究中,技术接受模型也                                   
第二,研究者们对技术接受模型进行了全面的拓展,首先是进一步探索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前因变量,其次是完善影响使用意图或使用行为的另外因素。从使用者个人角度来看,用户的性别、受教育水平、技术的自我效能感和先前经验等多方面因素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意向和行为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从社会影响因素的角度来看,自主性、工作关联、主观规范和管理者支持等因素受到广泛关注,它们被证实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或者调节着用户的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使用意图和行为。在对中国情境的研究中,研究者们证实技术接受模型的同时也通过在各领域的实证研究对其进行了补充和拓展。技术接受模型广泛运用于电子商务系统中,王保林和徐博艺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用户使用意图受到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显著影响,而且增加了主观规范、工作相关性和不确定性等外部影响因素,最后建立了电子商务系统的技术接受模型[ ](王保林,徐博艺.2008)。
第三,随着跨学科理论的发展,对于信息系统采纳阶段的研究也日益多样化  support)等与用户接受使用的行为有着积极的正向关系,而用户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同事观点等与不接受使用行为不相关[ ](Kim.2009)。
2 采纳后持续使用的研究
在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中,企业采纳了信息系统后依然存在系统价值不理想且利用率较低的问题,这就更着重于系统采纳后的持续使用行为。经过众多采纳后持续使用的有关研究,Bhattacherjee提出了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 IS continuance model,ISCM) [ ](Bhattacherjee.2001),本小节便是根据持续使用模型以及它的拓展研究概述的。 企业实施信息系统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3239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