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法学论文 >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3)

时间:2017-06-20 22:39来源:毕业论文
(三)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力量,是复兴中国的主要推动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高校的迫切需要,培


(三)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力量,是复兴中国的主要推动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高校的迫切需要,培育和弘扬大学生民族精神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建设我国文化强国、提升综合国力的需要,是高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义重大。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外来文化交织在一起,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尤其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理想信念淡薄、奉献精神不足等问题。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从而使他们“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3]
二、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
1949年中国人民经过多年的奋斗,取得自身的独立,同时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使他们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因此,党和国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1.教育内容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它以独立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高校通过开设了马列主义课、党史等课程来介绍马克思、列宁、等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同时充分挖掘和升华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来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如:井冈山精神,这些都为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鲜活教材。而且还结合时代发展趋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大学生在理论和思想上都坚持着正确的方向、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4]
2.教育载体方面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期间,运用课程载体、发挥活动载体的功能、完善管理载体等,我国基本上建立起从小学到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普遍开设了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等课程,民族精神教育的分量有增无减,其内容也是更加的系统化。为了将民族精神内容更彻底地渗透到大学生中,党和国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采取多种措施改进和加强高校管理,例如:高教60条,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的规范,同时对于民族精神教育工作的开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3.教育者方面
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在于人,在于从事这项工作的教育者所具有的素质的高低和能力的大小。1952年10月,教育部作出指示“在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处,配备政治辅导员。”[5]依据这些指示,中国人民大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班第一次开始招生,之后各大高校径向效仿,同时有些高校开始建立政工机构,配备特殊的政治工作干部给学生。这使得教师队伍在政治理论方面的知识更加的扎实,也使得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日益壮大。
(二)改革开放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个方面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焕然一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民族精神教育也经历着巨大的变革。
1.教育内容得到扩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后,我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邓小平一再强调要“树立理想、道德、纪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6]然后提出了建立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这大大丰富了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为民族精神教育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五千年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历程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全面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与主要推动力。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3):http://www.751com.cn/faxue/lunwen_953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